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4
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0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5: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31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7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2: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新能源“烂尾车”上百万?这三点不得不深思 #新能源汽车售后 #媒体精选计划 您有没有遇到过,刚买的新能源车,转眼就成了“绝版车”?这不是玩笑。随着威马、哪吒等一批新势力车企退出市场,上百万车主正在经历这样的尴尬:质保没了、配件断了、保险也难买了。好好的车,一夜之间成了没人管的“烂尾车”。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车企停产后应确保10年内的配件和售后服务。可现实中,一旦企业退网甚至破产,所谓的“三包”承诺就打了水漂,车主权益也跟着悬空。这背后,有三点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对企业来说,长期主义不能只是口号。既要拼技术创新,也要抓售后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现在一些车企,续航、配置上拼命“内卷”,售后服务却严重“掉线”。这其实是丢了长期主义的魂,丢了品牌护城河。要知道,监管越来越严,消费者也越来越懂行,挖坑不填,早晚坑的是自己。 第二,健全的消费权益保障机制,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压舱石。保护消费者权益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倒逼车企改变“重销售、轻售后”惯例,提升新能源汽车关键配件的通用性,降低维修难度和成本;推动停产车企与大型修理厂合作,开放诊断设备和零部件数据,让车主维修有地可去、有件可换。面对新问题,要有新办法。就像最近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外卖收费不透明”“幽灵外卖”等问题拟订新规,保障消费者吃得放心。与时俱进筑牢监管防线,督促企业规范发展,行业才能走得更远。 第三,挑战中也藏着机遇。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行业每一次被揭短,其实都创造了进步的契机。以燃油车为例,2014年国家打破原厂配件垄断,允许授权企业向独立维修厂和用户销售配件。这样一来,维修渠道多了,价格也更实惠,售后市场更有活力。由此及彼,推动第三方认证体系发展,构建开放、高效的新能源车后市场生态,不仅能让车主受益,也能让这一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 总之,造车是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只有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推出更优质、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新能源车行业才能跑得稳、跑得远。我是党报评论君,您有没有遇到过“烂尾车”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作者:孟繁哲)#评论君开讲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