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团支书成长手记:从“手忙脚乱”到“从容高效”的几个关键 一、“宣传前置”:让活动影响力“跑在前面” 以前总觉得“活动搞完再宣传就行”,直到第一次团日活动后拖了三天才发推文,阅读量惨淡才明白:宣传必须提前布局。 现在我会在活动启动前就拟好推文稿的“核心框架”:先把活动主题、意义、流程逻辑写清楚,甚至提前和学校公众号负责老师约好发稿时间。活动中安排同学专门拍摄素材(比如小游戏的欢乐瞬间、同学们分享时的专注表情),活动一结束,只需把现场亮点、同学反馈填进提前写好的框架里,就能立刻发给公众号排版推送——趁大家对活动的记忆还热乎时,让宣传效果最大化。 二、“趣味+互动”:让团日活动不再“枯燥说教” 团支书不是“单向宣讲员”,而是“活动氛围营造者”。为了让团日活动更有吸引力,我试过这些方法: • 嵌入趣味环节:在主题分享间隙加入“你画我猜”“三词造句”等小游戏,准备些小奖品(比如文具盲盒、奶茶券),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三、“分工协作”:团支书不是“孤军奋战” 刚上任时,我总想着“自己把事扛下来才叫负责”,结果熬夜做PPT、整理材料,最后活动效果却平平。后来才懂,班委分工是效率的“加速器”: • 提前和班长、宣传委员、组织委员开小会,明确分工:班长协助协调班级时间,宣传委员负责素材收集和推文对接,组织委员帮忙准备活动道具; • 甚至可以拉上几个热心同学组成“活动筹备小组”,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不仅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也让活动更有“集体温度”。 四、“政策前置”:让活动“踩准节奏”更有价值 团日活动不是“自说自话”,而是要贴合学校政策导向。我开始主动去了解: • 学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把团日活动和“二课学分”申报结合,了解学院的团建政策、评优要求,让活动设计更符合官方倡导的方向,比如把“红色教育主题”和学校“思政实践活动”要求挂钩。#知识分享 #团日活动 #团支书 #团支书必备技能 #大学生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团支书竞选轮盘PPT来啦,不允许谁还没有这个PPT@抖音小助手 @抖音创作小助手 @抖音创作灵感 @抖音 #PPT#班委竞选#团支书竞选#团支书#班长 竞选团支书有什么用? 竞选团支书在综测加分、人脉拓展、师生沟通、信息获取和奖学金申请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具体如下: 1. 综测加分:直接提升排名竞争力 团支书属于核心学生干部,通常在综合素质测评中能获得固定的干部加分(不同学校分值不同,一般在5%-15%区间),且组织团日活动、志愿服务等工作还可额外叠加“社会实践”“思想引领”类加分,是拉开综测差距的关键项。 2. 人脉:快速搭建多维度社交圈 - 同学层面:需统筹班级事务(如通知传达、活动组织),能快速熟悉全班同学,建立深厚的班级人脉; - 校/院层面:对接团委老师、其他班级团支书,可接触到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干部,拓展跨班级、跨院系的人脉网络。 3. 接触老师:建立高频、深度的师生联系 团支书需定期向辅导员、团委老师汇报班级思想动态、活动进展,相比普通同学能获得更多与老师沟通的机会。这种联系不仅能及时获取学业、发展建议,还能让老师更了解你的能力,为后续推荐信、实习推荐等埋下伏笔。 4. 获取信息:掌握一手资源与机会 - 官方信息:优先获取学校/学院的奖学金通知、竞赛报名、入党名额、实习推荐等关键信息,避免因信息差错过机会; - 内部资源:老师可能会优先分享学习资料、科研项目招募、志愿活动等资源,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选择。 5. 获得奖学金:增加申请优势与成功率 - 硬性优势:部分奖学金(如“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思想引领类专项奖学金”)明确要求担任核心学生干部,团支书身份是申请的“敲门砖”; - 软性优势:工作中体现的组织能力、责任心,会成为奖学金评审时的重要加分项,尤其在学业成绩相近时,能显著提升竞争力。 #团支书竞选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4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