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3
00:00 / 00: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3
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不管多深的感情,日子过久了,都会归于平静,到最后大家都变成了室友,变成了养娃的“搭子”。 只有夫妻之名,没有夫妻之实,现在这样的婚姻模式有一个新的代名词一一干婚。 日子都过得没有一点激情了,那他们为什么不离婚呢?我想应该有以下几点。 第一、身上压着几十年的房贷,一个房贷绑定着一个家庭,如果离婚了,就会有一个要租房或重新买房,还意味着之前的房贷要少一个人负担。不离婚,好歹有一个容身之所,有个一起还房贷的长期室友。 第二、有孩子的牵绊。虽然说夫妻没感情了,孩子能体会得到,也会无形之中受到伤害。但是如果两个人离婚了,孩子就得归其中一方,如果父母再婚了,难道重组家庭就没有伤害了吗?不离婚,至少在孩子的事上面,还能有商有量。 第三、看清了爱情的本质。都说爱情过久了就变成了亲情,难道换一个人就会不一样吗?我觉得未必,比起花更多的时间适应陌生人的生活习惯,还不如和熟悉的人心平气和地搭伙过日子,反而更加省时省力。只要两个人能心平气和地相处,没有第三者,就没有必要再去折腾。 第四、觉得面子比幸福更重要。虽然说现在是新社会,提倡婚姻自由,但是还是有很多父母受旧观念的影响,觉得儿女离婚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他们会让儿女忍一忍,逼着他们不能离婚。 其实,在现在这个社会,干婚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时代病,它以我们看不见的速度在蔓延,小到年轻人,大到老年人。 自从有了手机和各种自媒体,大家都在抱着手机玩,夫妻之间交流的越来越少了。干婚的蔓延,技术的进步只是推手,其实根源还在于人心。 干婚并不是爱情的终点,它只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让爱情变成一种形式主义。婚姻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就像孕育一朵漂亮的花,需要日复一日地浇灌与呵护,才能在平淡的岁月里始终有绽放的力量.共勉
00:00 / 03: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夫妻相伴数十载,早已从爱情变成了亲情,从激情归于了平淡,这份平淡不是索然无味的枯燥,而是细水长流的安稳,不是渐行渐远的冷漠,而是融入骨血的牵绊。那些“相看两生厌”的夫妻不是不爱了,而是把平淡过成了乏味,把习惯当成了忽视——忘了清晨的一声问候,忘了睡前的一句晚安,忘了生病时递来的一杯温水,忘了难过时送上的一个拥抱,总以为来日方长,总觉得对方会一直都在,殊不知感情就像院子里的花草,需要用心浇灌、需要细心呵护、需要阳光雨露,若长期不闻不问,再浓的情也会变淡,再深的爱也会消散,所以,别再让忽视凉透对方的心,别再让计较毁掉曾经的深情,家是两个人的港湾,需要共同守护,婚姻是两个人的修行,需要彼此包容。多想想对方的好,少计算自己的亏,多看看对方的付出,少纠结自己的回报。 “上善若水”,是夫妻相处的最高境界,水滋养万物却从不索取,水包容万物却从不抱怨,夫妻之间,应学水之包容,不苛求对方处处完美,应学水之不争,不与对方计较得失,应学水之滋养,多为对方付出真心。我懂你在外打拼的艰辛,你知我在家操持的劳累,我不怪你偶尔的疏忽,你不怨我偶尔的懈怠,彼此心甘情愿的为这个家添砖加瓦,不图回报,只愿家人安康,如此,方能让失衡的关系回归平衡,让委屈的心情变得坦然,让这个家充满爱与温暖。 这世间最珍贵的,从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最难得的,从不是一见钟情的欢喜,而是久处不厌的默契。夫妻一场,是冥冥中的缘分,更是漫长岁月里的修行,修的是体谅之情,修的是包容之心,修的是“不争”之智,唯有守住这份修行,才能在暮年之时,依旧能牵着手看夕阳,依旧能坐着聊家常,依旧能把柴米油盐的日子过成诗一般的模样。 这便是《道德经》留给世人最温柔的相处智慧,也是夫妻相伴一生的本心所在:以水为鉴,以善为怀,方能不负遇见,不负此生。#道德经 #道德经智慧 #夫妻之道 #人生智慧 #人生哲理
00:00 / 07: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烟花再美绚烂多姿,终归于平淡, 生活不是舞台,夫妻也不是聚光灯下的演员。更多时候,是厨房里谁洗碗的琐碎,是孩子哭闹时谁的眉头先皱起,是下班回家后那一身疲惫与另一份等待安抚的委屈。 以前,我总执着于自己眼中的“正确”。地必须这样擦才干净,话必须这样说才在理。我举着自己“正确”的标尺,量遍了家的每个角落,却量不出彼此心里的距离。直到有一次,看到对方在连续加班后,仍强打精神想去收拾我抱怨过的凌乱角落时,我才猛然惊醒:我的“正确”,像一块冰冷的石头,砸碎了他递过来的那份滚烫的、却有些笨拙的心意。 我们总是容易站在自己的位置,去看对方的世界。用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对方的付出。 却忘了,他沉默不语时,或许正扛着我看不见的压力;我抱怨不休时,心底藏着的或许只是渴望被看见的孤单。 所以,真的应该时常停下来,多问问自己: · 我坚持的,是事情的“对错”,还是我们彼此的“感受”? · 我是否看到了他平淡表情下,为我、为这个家默默燃尽的“烟花”? · 在我要求他被理解的同时,我又可曾真正试图走进过他的世界? 相互理解,从来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是放下自己的标尺,去尝试穿上对方的鞋子,走一走他走过的路,感受一下那路上的碎石与荆棘。是明白他的退让,不是理亏,而是珍惜;她的唠叨,不是指责,而是牵挂。 当绚烂的烟花落幕,夜空恢复它深邃的本来面目,我们才会发现,那看似平淡的相伴,才是生命中最恒久的光亮。这光亮,不刺眼,却足够温暖余生。 愿我们都能在平淡的柴米油盐中,修炼这份理解的智慧。多一份将心比心的体谅,少一些理所当然的要求。因为家,从来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爱、讲情的港湾。 #感悟人生感悟生活 # 分享人生感悟#人生哲理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2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