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6: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9
00:00 / 0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0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00:00 / 10: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52
叶嘉莹先生第63集:“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是非常有名的两句诗。从杜甫开始,七言律诗不再是那种笨笨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它可以颠倒,它可以错位,而颠倒错位不是随便颠倒错位,是颠倒错位以后,它要达成一种诗歌的美感的效果。 而这种方法,现在你看到,李商隐继承了。怎么继承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写得真是好。永忆江湖,我其实不是一个贪图富贵、名利、禄位的人,我内心之中永远向往、永远在追求的是什么?——江湖,我是想归隐到江湖的。但是我现在什么都没有完成,我要完成了以后,才归隐到江湖去。“欲回天地入扁舟”,我要把天地都挽回来,我要把当时的国家、当时的世界所有不合理的事情,所有那些罪恶的、痛苦的事情,都挽回来。“入扁舟”,我才来到小船上,归隐到江湖。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这是我李商隐,我的志愿不是为了追求名利,不是跟你们争名夺利的。但是你们这些人,“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这是《庄子》上的一个典故。说有一只鸱鸮鸟,在地上,恶鸟,又有一只鹓雏——鹓雏是一种高贵的、美丽的鸟——鸱鸮抓到一只死老鼠,它觉得死老鼠是它的宝贝,当鹓雏从它的头上飞过去的时候,它怕鹓雏抢它的死老鼠,就冲着鹓雏“鸣鸣鸣”地吼叫,“吓之”《庄子》上这样说。李商隐是想表达,你们这些人为了一点点权力、禄位的夺取,就猜忌我,你们是“猜意鹓雏竟未休”。这是李商隐的写实的一部分的诗。 #李商隐 #叶嘉莹 #唐诗 #古典文学 #传统文化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29
00:00 / 02: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第57集 《春夜喜雨》唐·杜甫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期间,这一时期相对安定,杜甫得以暂时放下战乱带来的痛苦,转而以更加细腻和敏感的心灵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成都的春天,细雨绵绵,万物复苏,这样的景象触动了杜#甫的内心,使他写下了这首描绘春夜雨景、抒发喜悦之情的佳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两句诗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灵性,仿佛它懂得时节,选择在春天到来时降下。这里的“知时节”不仅是对春雨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局的期许,希望世间万物都能在恰当的时机得到滋养和成长。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它随着春风悄然降临,无声无息地滋润着大地上的万物。这里的“潜入夜”和“细无声”既表现了春雨的温柔和细腻,也寓意着诗人对理想政治的期待——希望统治者能像春雨一样,默默无闻地造福于民。 #唯美意境 #春夜喜雨古诗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田野间的小路被乌云笼罩,一片漆黑,只有江面上的一艘小船还亮着灯火,显得格外明亮。这里的“云俱黑”和“火独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寓意着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仍有光明和希望存在。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两句诗是诗人的想象和期待:等到天明时,再看那湿润的地方,必定是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成都(古称锦官城)将更加美丽动人。这里的“红湿处”和“花重”不仅描绘了雨后春花的娇艳欲滴,也象征着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美好愿景。 《春夜喜雨》描绘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
00:00 / 04: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