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苍原6天前
雄峙千秋:铸就中华格局的五位帝王 在中国数千年的帝王史上,有几位君主以超越时代的魄力、开创性的功绩,成为塑造华夏文明格局、推动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以下五位帝王,堪称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杰出代表。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封建大一统的开创者。他横扫六国,终结春秋战国数百年分裂混战,建立中国首个中央集权王朝;统一文字、度量衡与货币,构筑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与经济根基;推行郡县制,其政治框架被后世沿用两千余年,奠定了“大一统”的历史传统。 汉武帝刘彻,将汉家声威推向巅峰。他遣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彻底粉碎匈奴威胁,奠定北方边境百年安宁;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打开中原与世界交流的大门;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思想两千年正统地位,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典范。他以“纳谏如流、任人唯贤”著称,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成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治世;对外开疆拓土,征服东突厥、高昌,被各族尊为“天可汗”,造就唐朝“万邦来朝”的开放格局。 宋太祖赵匡胤,终结五代十国乱局,重塑中原秩序。他以“陈桥兵变”和平建宋,用“杯酒释兵权”化解武将干政隐患;推行“重文抑武”国策,推动宋朝文化、科技、经济达到古代巅峰,活字印刷、指南针等发明影响世界。 康熙帝玄烨,是清朝“康乾盛世”的奠基者与国家疆域的守护者。他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巩固东南海防;三次亲征噶尔丹,粉碎蒙古分裂企图;击退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捍卫东北主权,为现代中国疆域奠定基础。 这五位帝王,虽身处不同时代,却都以雄才大略书写了历史。他们或开创制度、或拓展疆域、或繁荣文明,不仅塑造了各自的时代,更共同铸就了中华文明的核心格局,其功绩如星辰般璀璨,雄峙千秋,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们。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
00:00 / 08: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天中客1周前
#原创作品#包拯的传奇人生#包青天 包拯(999-1062),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清官代表。他的一生融合了真实历史与民间神化,其“铁面无私”的形象成为中华文化中正义的象征。 一、真实生平:从孝子到名臣 早年孝行与科举仕途 包拯29岁中进士,但因父母年迈辞官归乡侍奉十年,直至双亲去世守孝期满才出仕,时年39岁。其孝行被司马光、欧阳修称赞“少有孝行,闻于乡里”。出仕时作《明志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奠定一生为官准则。 地方治绩与清廉典范 端州任上:端砚为贡品,前任官员常征数十倍以贿赂权贵。包拯下令“仅足贡数”,离任时“不持一砚归”,甚至将门生私藏的端砚掷入江中。 开封府改革:打破诉讼旧制,开正门让百姓直陈冤情,杜绝吏员欺压;严惩侵占惠民河的权贵园林,解决京城水患。 中央谏官与改革主张 弹劾权贵:七次弹劾贪官王逵,终使其罢官;力谏仁宗罢免外戚张尧佐,唾沫溅帝面仍据理力争。 经济改革:任三司使时推行“和市法”,以市场价采购物资,减轻百姓摊派负担;废除河北强征造船木材等苛政。 晚年与身后哀荣 官至枢密副使(副宰相),64岁病逝。仁宗亲临吊唁,见其“家徒四壁,器用如布衣时”,为之落泪。谥号“孝肃”,彰显其孝道与刚毅。 二、为官之道:法治精神与民生关怀 执法如山,不避亲贵 任庐州知州时,舅父犯法,包拯当庭杖责,留下“外甥打舅舅——不认老娘亲”的民谚。 提出“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主张严惩贪腐。 经济与军事改革 改“科率”为“和市”,允许解盐通商,降低盐价。 建议裁撤冗兵,训练民兵替代驻军,节省军费。 外交与边防策略 出使辽国时,驳斥契丹“开便门刺探边疆”的指控;主张加强代州防务,防范辽军突袭。 三、家风传承:37字家训的千年回响 包拯临终留下家训: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子嗣践行:儿子包绶为官“清苦守节”,去世时箱中仅书籍文稿;孙子包永年“廉清不扰”,延续家风。 现代传承:安徽九华山包氏祠堂每年祭祀,族人齐诵家训,成为家族精神核心。 包拯的传奇在于他既是改革财税、整顿吏治的能臣,也是百姓心中“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正义化身。其家训的冷峻与后世的膜拜,共同铸就了跨越千年的“青天”符号。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2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2: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4: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