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李济深如何助力新桂系崛起?(附关键时间线与历史反思) 新桂系的崛起,离不开1921到1923年间孙中山与李济深的关键扶持,每一步都踩在了要害处。 1921年,军事破局先铺路。孙中山亲自下令,派遣粤军主力发动“援桂讨陆”战争,直接打垮了旧桂系陆荣廷的主力,彻底摧毁其在广西的统治根基——这一仗,为原本势单力薄的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等),扫清了最强大的“拦路虎”。同年,李济深率粤军第一师一部跟进,不仅参与了灭旧桂系的核心战斗,还亲自率军清除了梧州的敌对残余势力,把这座西江重镇稳稳掌控在手中,给新桂系留下了一块“落脚点”。 1923年,财政输血强根基。李济深当时兼任西江督办,手握西江流域军政财大权,他直接将梧州的军政财权全部移交给新桂系。要知道,梧州是当时广西的经济命脉、物资集散地,这份权力移交,让新桂系从“缺枪少钱”的地方武装,瞬间拥有了稳定的税收、兵源和物资补给基地,彻底站稳了脚跟。 同期(1923年前后),政治背书定身份。孙中山专门接见了新桂系代表白崇禧,当面认可他们奉行“三民主义”的立场,明确赋予新桂系“革命武装”的正统名义。这一下,新桂系不再是“杂牌军”,而是有了孙中山这位革命领袖的“金字招牌”,快速赢得了广西民众和其他革命力量的认可,为后来统一广西、甚至影响全国局势,埋下了最重要的政治伏笔。 但我们更要看到,这种扶持本质上仍是军阀势力的更迭与博弈——旧桂系倒台、新桂系崛起,背后是连年的战火纷飞:粤军入桂、新旧桂系混战,田地荒芜、商旅断绝,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所谓“助力崛起”,不过是新的军阀势力在权力真空里的替代,它没有改变军阀割据的本质,更没能让广西民众摆脱“兵灾之苦”。这种以争夺地盘、扩充势力为目的的混战,始终与“救亡图存、造福百姓”的历史需求背道而驰,也成为那个动荡年代里,一段令人痛心的民生悲歌。#桂系#粤军#广西狼兵#华南硬话#华南f3
00:00 / 02: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0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65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8
00:00 / 4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7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9
00:00 / 14: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5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2
00:00 / 17: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