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17
00:00 / 02: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6
00:00 / 03: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1997年,一位84岁的美国邮政退休华裔老人离世,当他的另一个身份公开,中美两国为之轰动。他就是陈瑞钿,一位在抗战中战功赫赫的英雄。 1913年,陈瑞钿出生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父亲是广东台山人,母亲有秘鲁血统。他从小在当地长大,对航空充满兴趣。12岁时,他攒钱体验飞行后,向父亲表达了飞行的愿望,父亲叮嘱他不忘中国人的根。 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陈瑞钿看到日军轰炸上海的照片后,毅然决定回国参战。父亲打开旧木箱,拿出刻有“忠勇”的铜制怀表,让他带着别给中国人丢脸。他放弃即将到手的高中毕业证,报名中国国民政府在美招募飞行员计划,在去中国的船上,即便晕船也坚持学习《飞行原理》。 到上海后,他在南京中央航空学校受训。学校飞机老旧,他英语流利却中文欠佳,训练时靠比划与战友沟通,晚上还抱着字典练字。1937年9月,他首次参加空战,机翼被擦、木屑入眼、胳膊受伤,仍击落敌机。此后,他又参加武汉会战、广州保卫战,两年击落8架敌机,成为战绩突出的外籍华裔飞行员。 1938年武汉空战,他的飞机被围攻,油箱起火,右腿烧伤仍迫降稻田,怀表被烧变形。伤好后他加入“飞虎队”,在艰苦的条件下作战,机场泥泞,生活艰苦,但他从不退缩。发烧到39度仍要参战,称多一人就多一分力。 抗战胜利后,陈瑞钿身体垮了,右腿残疾、左眼视力下降,无法再飞行。他回美国后,选择成为美国邮政投递员,每天早起送信,即便腿寒疼痛也从未请假。邻居只知他种台山青菜、清明去祠堂祭拜,却不知他的辉煌战绩。 退休后,他常坐在门口摇椅上,摩挲着修好的怀表。1997年他去世后,侄子整理遗物发现旧木箱里的军功章、作战记录和照片,才揭开他的英雄身份。美国空军博物馆震惊,消息传开,中美轰动。中国驻美大使馆称他为“跨越太平洋的英雄”,美国空军补颁勋章,波特兰市命名“陈瑞钿路”。 陈瑞钿前半生在天上守护家国,后半生在地上默默前行,从不炫耀功绩,只做着一个中国人该做的事,他的忠勇之心如怀表一般,历经战火岁月,始终跳动。#人物故事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4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4
00:00 / 0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