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央定调:未来五年房地产方向明确 2025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为未来五年房地产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规划将“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置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框架下,标志着房地产行业将从规模化扩张转向品质与安全并重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核心任务聚焦五大方向: 1.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制度,推进现房销售、项目公司独立法人制及主办银行制,防范系统性风险。 2. 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从“十四五”的“有效增加”转向“优化”,侧重因地制宜调整供给规模、区域结构与居住品质,满足工薪群体和困难家庭基本需求。 3. 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针对城市需求差异精准施策,需求潜力大的区域扩大供给,供给过剩地区结构性收缩。 4. 建设“好房子”:推动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住宅建设,实施房屋品质提升工程,同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 5. 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房屋体检、养老金、保险等制度,确保住房安全与可持续维护。 政策支撑体系: • 清理住房消费不合理限制,释放消费潜力; • 盘活低效用地、闲置房产,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 强化房地产风险防控,统筹化解企业债务、市场交易等风险。 行业转型信号: 未来五年,房地产行业将通过制度创新、供给优化和品质提升,构建以“人”为核心、以“质”为导向的发展生态,推动市场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全面升级。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5: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6: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房地产行业的最新定调 ——“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标志着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系统性变革。这一转变不仅是政策逻辑的根本换挡,更是经济引擎、民生福祉与行业命运的全面重塑。未来五年,房地产将围绕 “好房子” 核心,通过供给侧改革、城乡协同与民生市场平衡,开启全链条价值重构。 一、全链条升级:从 “增量开发” 到 “品质运营” 1. 供给端:存量优化与精准补位双轮驱动城市更新成为核心抓手。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30 年前将基本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推进城中村、危旧房和低效楼宇更新 中国政府网 。例如,北京 2025 年第八轮供地中,丰台区花乡中部组团城中村改造项目与海淀区上地城市更新地块,均要求配建高品质保障性住房并完善教育医疗配套。同时,重庆 “九龙・宸曦”、广州 “萝岗和苑” 等配售型保障房项目,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为新市民提供 “地段优、价格低、品质高” 的住房选择,形成 “商品住房 + 保障住房” 的多元供给结构。 2. 需求端:以人为本的产品力重构住房设计将深度适配人口结构变化。针对家庭小型化趋势,75-99 平方米的功能性小户型成为主流;老龄化加剧背景下,适老化设计(如无障碍通道、紧急呼叫系统)被纳入 “好房子” 新国标 央视新闻 。同时,政策通过优化信贷、简化交易流程支持改善型需求。例如,广州公积金新政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现房、存量房及保障房首付,东莞对购房者给予最高 3 万元补贴,全力疏通二手房置换链条。 3. 运营端:从建房到管房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物业与社区服务成为竞争焦点。AI 技术深度嵌入物业服务全流程:招商积余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替代重复劳动,万物云的 AI 催费系统使人工干预减少 40%,数字孪生平台实现设备能耗的实时监控与优化。更重要的是,物业服务从 “管理” 转向 “服务”,如深圳物博会展示的 AI 数字人客服支持 7×24 小时响应,物业人员则专注于养老、个性化服务等增值领域,推动社区从物理空间向生活场景升级。 二、城乡协同:从 “城市单打独斗” 到 “全域价值共享” 1. 核心城市群:高品质需求的爆发阵地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载体。例如,大湾区通过 “公积金互认互贷”“港澳居民购房奖补” 等政策,推动人口与产业集聚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已然着陆-中国房地产未来将高质量发展 就在今天,二十届四中全会定调“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这释放了至关重要的信号。它意味着,过去那个追求速度、依靠高杠杆的房地产旧时代,已经正式落幕。 核心就一句话: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根本性的模式重构。 它不再是被用来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而是要做社会民生的“稳定器”和经济转型的“助推器”。 为什么是现在?因为三大底层逻辑已经改变: 第一,人口和住房总量需求已经见顶,“人人缺房”的时代过去了。 第二,企业和居民的债务杠杆也到了高点,旧模式玩不下去了。 第三,恒大等风险事件警示我们,不改革就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那么,未来会怎样?四个变化至关重要: 对开发商而言,大洗牌加速。活下来的不再是“大地主”,而是能运营、会服务、产品好的“制造商”和“服务商”。 对产品而言,“好房子”是唯一出路。绿色、智能、高品质将成为标配。 对政策而言,重点将是“三大工程”:保障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设施,这构成了新模式的重要支柱。 对购房者而言,请放弃普涨幻想。市场将剧烈分化,房子会彻底回归居住属性,居住体验将比投机价值更重要。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阵痛但必要的转向。房地产将从“金融属性”回归“民生本质”,一个更健康、更稳定,但赚钱效应也截然不同的房地产新时代,正在到来。#二十届四中全会#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房地产大变局#房子回归居住属性#告别高杠杆时代#房地产高质量发展#房产投资逻辑变了#现在还能买房吗
00:00 / 01: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