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经典名篇诵读系列之《祭十二郎文》——祭文中的千年绝调。 南宋学者赵与时曾在《宾退录》中写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古文观止》的作者云:“读此等文,需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尝有意为之而文无不工,祭文中千年绝调。”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影响深远的祭文名作,不管我们对文中的思想感情作如何评价,吟诵之下,都不能不随作者之祭而有眼涩之悲。 此文写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八仙”中著名的韩湘子即是韩老成之长子。韩愈的长兄名会,次兄名介,老成本是韩介的儿子,后出嗣给韩会,因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 韩愈年幼丧父,由长兄韩会夫妇抚养。韩愈和十二郎虽然是叔侄,但其实只差两岁,两个人都早早失去了父亲,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很深,跟亲兄弟差不多。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去世的噩耗。韩愈尤为悲痛,遂作此文。 #每天学习一点点 #古文观止 #韩愈 #读书 #古文经典诵读
00:00 / 08: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99
古文经典名篇诵读系列之《高帝求贤诏》 本文选自《汉书·高帝纪》,这篇求贤诏书是高祖刘邦在位第十二年(前195)二月发布的。诏书发布不久刘邦就去世了,但这份诏书毕竟奠定了西汉的基本国策,《求贤诏》的价值和意义不可低估。 高祖刘邦是一个开国帝王,他在起兵打天下的过程中,虽曾有过对士人轻辱傲慢的记录,但他之所以能够战胜强手项羽,则是完全靠了贤士对他的辅佐,对此他有深切体会,他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段话载于《汉书·高帝纪》。可见他对人才的重要性早已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这篇诏书,一开头起点就很高,他之所以引用周文王、齐桓公的先例开篇,是要提出“得人才者得天下”的论断,并以霸王自许;接着便公开宣称自己招致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汉室的兴旺和长治久安,并坦诚地表示愿与天下贤才共享太平富贵。通于理,富于情,具有极强的感召力。最后宣布征召的承诺、标准和办法,言之凿凿,措施有力,态度诚恳,心情迫切,绝非虚假欺饰之词,反映了高祖求贤若渴的诚意和急迫心情。#每天学习一点点 #古文观止 #读书 #汉书 #诏书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5
00:00 / 19: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1
00:00 / 06: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0: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