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5: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3: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6: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22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1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塞尔维亚人汇聚诺维萨德纪念车站倒塌周年,安全崩塌敲响投资警钟 诺维萨德,一座北塞尔维亚城市。2024 年11 月1 日11:52,车站入口那一刻的坍塌,让16 条生命戛然而止。 现场情绪 “非常阴沉”, 人民的目的既是纪念受害者,也是要求问责制。 “这场灾难发生一年后,没有人受到审判,”当地居民说 包括前建筑部长戈兰·韦西奇在内的13人被指控因坍塌而被起诉,但他们还没有受到审判。 “在塞尔维亚法律体系中,这些指控仍然需要由更高一级法院确认 - 这还没有发生,这里的人们对该体系没有太多信心,任何审判都将很快发生,”居民说。 “他们指责政府,他们指责锈蚀。 另一项反锈蚀调查仍在继续,同时欧盟支持对该项目中可能滥用欧盟资金的调查。 一年后,这场灾难不仅留下深沉的哀悼,也变成一面镜子,照见基建安全、监管合规、投资回报背后的隐忧。大批人群聚集在诺维萨德,以纪念导致频繁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的致命事故。 混凝土顶棚突然崩塌,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成为后续社会动荡的导火索。调查指出:廉价分包商、监管流于形式、建筑材料老化这些“细节”堆叠起来,酿成了致命事故。公共抗议、学生运动、全国性愤怒,这一切正在重塑塞尔维亚的政治与商业生态。 #抖音看世界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7
00:00 / 00: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6
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从诺维萨德到萨格勒布的人文与烟火 (游记之三十二) 10月29日上午9点,我们从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启程,驱车驰骋400余公里,跨越国境抵达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鲜活生机的城市,既是克罗地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核心枢纽,更在时光流转中沉淀出独特魅力。 回溯过往,萨格勒布在1945年南斯拉夫时期便已是区域重要城市,1991年克罗地亚独立后,正式确立其首都地位,成为国家发展的核心引擎。城市格局清晰分明,上城区遍布历史古迹,每一处建筑都镌刻着岁月痕迹;下城区则是繁华的商业中心,活力与时尚在此交融。作为闻名遐迩的文化之城,萨格勒布以典雅的巴洛克建筑、穿梭街巷的有轨电车和充满文艺气息的文学咖啡馆为标志,圣马可教堂的彩色屋顶、萨格勒布大教堂的巍峨身姿,更是成为不可错过的城市地标。 抵达后稍作休整,我们即刻融入这座城市的肌理。漫步城区,复古有轨电车缓缓驶过街巷,哥特式与巴洛克式建筑鳞次栉比,街角的卡巴透着生活暖意,知名地标在光影中更显韵味,每一处景致都令人沉醉,百看不厌。晚餐时分,偶然步入一家寿司店,以13欧元点得一碗炒饭,这份价格恰如在舟山品尝一碗鲜美的白蟹、小黄鱼海鲜面,虽不算低廉,却在异国他乡收获了一份意料之外的味蕾满足,为当日的旅程增添了别样烟火气息。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