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非遗美食:螺蛳粉说,流口水了 《李子柒螺蛳粉说》#李子柒 #农村生活 #乡村美食 #文言文 #非遗文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子柒之制物,悉如是。若螺蛳粉,虽非土食,然效其方,法其意,则可自制。是食要在熬汤,而其料必自野采,螺蛳则取田陌水沟,数日吐泥以汲其鲜也,笋则春夏雨後,腌之数日以取其酸也,而豇豆现腌切末以感其充也。而辣子浇油,固川菜之风味,小吃之必备也。粉则雪白,先浸之,及沸,滑润在口,合酸辣之味,螺蛳之汤鲜,疗胃且提气也。 本草以螺蛳为药,晒干研末和酒服,或取泥和水服,或杂他药而合效,凡痛风、气血、癣疮之属,皆可治。物之疗人固如是。惟人知疗方可,知其疗而有养,养而取之有度则物不缺。柒君居乡,自作苑囿,树艺花木果蔬,又開荒辟野,五穀其种,虽非老农老圃,而出自田间,固不难为第一人。惟今乡村凋敝,百姓一逃,柒君反其道,归乡奉老。就地取材,精巧治生,悉谓其多能,岂多能哉!人有善念,天其从之。用是理废为宝,易荒为囿,若在桃源,处士欲留。而睹之者,竟起思乡之情,而有反哺之念。中庸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视子柒之制物,无不如是。备之习之,熟之精之,而後讶于人所不能。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者紫火离运,偃武修文,天道尚文,国家循之,以文为枢机,全域推进,是柒君之察时变也,而百姓散离,室家不玩,田陌榛莽,非遗之零落,民风之不古,柒君视其阙,以文之在物而开先制作之,以教之在文而引导之,而後百姓感而随,品物而流行,是其化成一域而天下从矣。 曩者,铁杵成针,虽在小物,恒事则器,虽在老妇,寄志则成。凡知之者,无不感,是为故实典型。是食,柒君所制之一耳,然使他人为之,必不至此,岂柒君之多能哉!非是时变以期化成,孰其踽踽?盖其多心而已矣!是为说,壬辰岁腊月二十四日,涪州仕隐君。
00:00 / 04: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00:00 / 03: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