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6
00:00 / 0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朱虹璇用女性的眼睛书写女性 2025年,人物主办《女性,在场》“女性力量”演讲盛典,以下是朱虹璇演讲纯享版。 朱虹璇是“话剧九人”创始人、导演、编剧,一直致力于通过舞台表达女性的力量。她笔下的女性是立体的、复杂的,她不仅写共同体,也写女性之间的嫉妒和焦虑,关于女性群体所有的探讨,她都不想忽视。 话剧《春逝》里,她打捞出被历史遮蔽的两位女性物理学家吴健雄、顾静徽。朱虹璇不止写她们的成就,也写她们走向高峰之前曾经走过的那条曲折而漫长的路,还有两名女性在涓滴细流一般的陪伴中给予彼此信念与力量。而在《庭前》,朱虹璇试图呈现,一个拥有法律梦想的女性需要和社会、和家庭做怎样的周旋和妥协。《翻山海》讲述的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一支女子篮球队在舆论非议中,依然艰苦训练,最终在友谊赛中一连打了日本九所高校,大胜归来的故事。 《翻山海》首演结束,朱虹璇知道,这次谢幕的鼓掌和平时不同。那一刻,坐在台下的无数女性,是在为自己的同类鼓掌,你的胜利就是我的胜利。 逐渐有人质疑朱虹璇的创作主题。她曾经是一个把男性文人戏写得蛮不错的女编剧、女导演,为什么开始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写女性?妇女早就已经能顶半边天了,哪里还有这么多话要说? 而朱虹璇知道,受限于种种因素,过去的许多故事不是女性所写,也不是为女性所写,但这是过去,不是未来。作为一名可以书写未来的创作者,她想要始终坚持“在场”,坚持创作和表达,她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写女性自己的故事。 她以行动打破了行业规则,“话剧九人”以女性创作者为核心,构建起从剧本到舞台的完整女性叙事链,朱虹璇获得人物·年度女性力量——新生的力量。 #朱虹璇新生的力量 #年度女性力量 #话剧九人
00:00 / 16: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0
沙之书1周前
杨振宁 杨振宁先生(1922-2025)的一生,是科学探索与家国情怀交相辉映的传奇。他以深邃的智慧触摸宇宙本质,以赤子之心铺就归乡之路。 在物理学领域,他是矗立在爱因斯坦之后的又一座丰碑。其贡献可概括为“一破一立”。“破”的是宇称不守恒,他与李政道一同推翻了这个曾被视作物理学铁律的教条,揭示了微观世界的不对称性,从而荣膺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华人学界赢得了巨大荣誉。“立”的则是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这个数学上极其优美的框架,成为了构筑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石,深刻重塑了人类对基本相互作用的理解。仅此一项工作,就足以让他在物理学史上与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比肩。 在对国家的贡献上,他则是一位高瞻远瞩的“传火者”。当祖国积贫积弱时,他选择在最适合的土壤上深耕理论物理,保持学术生命的巅峰。自1971年那个破冰的夏天起,他便毅然担当起连接中国与世界科学界的桥梁。他数十年来为中国科学政策的制定、一流实验室的筹建、尖端人才的培养殚精竭虑,其远见与呼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布局与走向。2003年,他以耄耋之龄全职回归清华,将生命的最后光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祖国的下一代。 先生于2025年溘然长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他的一生启示我们: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根植于对人类知识的纯粹热爱,最深沉的个人价值实现于与民族命运的紧密相连。他带着对宇宙对称性的深刻理解离去,而他的人生本身,就是个人才华与时代需求之间最完满的“对称”。他的遗产,既存在于每一本物理教科书的理论中,更存在于中国科学事业前进的每一步脚印里。#杨振宁#人物传记#人文星闪耀计划#诺贝尔物理学奖#文脉里的中国
00:00 / 3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0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9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13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