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先烈 #祭奠英烈 #铭记英雄 维公元二〇二五年九月三十日,岁在乙巳,时逢国家烈士纪念日,繁峙县党政军民、徐氏宗亲齐聚烈士陵园,谨以鲜花素帛、肃穆之仪,敬祭徐学斋烈士之英灵: 呜呼!烈士讳学斋,本名虎中,字子修,五台徐氏三股十九世也。幼承家学,笃志力行,就读于东冶坨阳学堂、太原成成中学,后负笈京华宏达学院,少年即怀济世之志。一九三二年秘密入党,投身民族解放洪流;一九三五年参与“一二九”运动,振臂高呼救亡图存。一九三六年奉党之命归乡,发动民众组建抗日力量,培育徐秉谦等革命火种,播撒红色基因于滹沱河畔。 及至抗战烽烟四起,公赴灵丘任武工大队政委,转战晋察冀边区,参与平型关大捷后根据地建设,与军民共筑抗日长城。一九三九年调任繁峙县公安局局长兼社会部部长,旋任县委书记,整肃敌特、巩固政权,率民众反“扫荡”、保家园。一九四一年,面对日寇铁壁合围,公临危不惧,率部血战至最后一刻,终因寡不敌众,壮烈殉国,时年二十八岁。青山埋忠骨,浩气贯长虹,公之英灵长眠于此,佑护山河至今。 今逢盛世,繁峙县委、县政府重修丰碑,退役军人事务局悉心筹备,于烈士纪念日举行新碑揭幕。公之亲属晚辈十余人,自太原、北京千里奔祭,共缅先烈。碑铭既立,忠魂可慰,山河为证,英名永存! 公之精神,如五台劲松,经霜弥茂;似滹沱奔涌,亘古不息。吾辈当承遗志,守初心,以家国为念,以奋斗为责,让先烈热血浇灌之土地,永沐和平之光。 伏惟尚飨! 公元二〇二五年九月三十日 祭于繁峙县烈士陵园
00:00 / 00: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0: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3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6
00:00 / 00: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5
00:00 / 00: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8
云南会泽参战老兵祭奠一等功臣李开华烈士! 李开华,云南会泽人,1962年1月出生,1982年1月入伍,1984年5月3日在老山地区八里河东山1019高地作战时壮烈牺牲。 1984年4月28日,是收复老山的作战的日子。收复老山期间,边防15团2营7连为配合主力部队作战,防止敌人从多个方向渗透与反击,奉命在老山对面八里河东山1019高地执行伏击任务。 伏击到第7天,也就是5月3日。当天下午4点左右,在一排三班伏击的31号高地,一小股越军朝着我31号高地搜索而来。为不暴露目标,三班长李开华紧盯着敌人动向,强忍着怒火未开枪。可敌人愈发猖狂,已逼近到仅几米远。此时,李开华不得不采取紧急行动,他果断跃起,迅速开枪,将第一名越军击倒。后面的几个越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李开华和副班长周善清一阵猛击,当即倒在山坡上。 越军小分队在我阵地前沿受挫后,后方支援部队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集中轻重机枪火力,向三班位置疯狂扫射。李开华不幸胸部中弹,成为第一个倒在1019高地上的战士。后来,战友们在他上衣口袋里发现一份被鲜血染红、未来得及上交的入党申请书,上面写道:“我是中华的儿女,祖国母亲需要我的时刻到了,人民需要我的时刻到了。请党在战斗中考验我吧!”字字句句饱含赤子之心与爱国之情。 李开华牺牲后,上级为他追记一等功,追认为中共党员。 边防15团2营7连在1019高地战斗中出色完成任务。1984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边防钢七连”荣誉称号。 连队在八里河东山作战中先后牺牲了8名战友(包括配属连队作战的战友),后续又有两名战友牺牲,他们是李开华、李加力、安吉昌、马明学、段学旺、李光连、李勇春、朱正德、徐林聪、杨秀华。他们这10名烈士生前都来自云南和贵州(8名安葬麻栗坡烈士陵园,另两名安葬西畴烈士陵园)。 往事成烟,英雄已化为边疆钢铁长城,但我们不能忘记往事,不能忘记化为钢铁长城的烈士,英雄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彩! #感谢抖音官方推我上热门 #正能量 #吃水不忘挖井人 感恩美好幸福生活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