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2
中野请君入瓮,黄维兵团被困口袋阵 #解放战争 #淮海战役 #三大战役 #我的观影报告 #历史 众所周知,黄维兵团自接到蒋介石驰援徐蚌战场命令后,行动可谓相当迅速,在其两翼部队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仍然孤军冒进,致使整个兵团陷入可能被分割围歼的险境。中野各部则看准时机,加紧对黄维兵团的合围行动,积极布设口袋阵,等待黄维兵团自投罗网。 11月23日,黄维不顾兵惫粮缺强渡浍河,企图迅速与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靠拢,摆脱孤军突出的状态,并分三路向南坪集地区猛烈攻击。为了诱敌深入,担任正面阻击的陈赓4纵和秦基伟9纵与敌激战后,迅速按计划放弃阵地。 然而只会纸上谈兵的黄维,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反而产生了胜利的错觉,认为是先头部队突击成功。面对18军军长杨伯涛的劝告,他仍然机械执行蒋介石的命令,要求18军主力经南坪集北渡浍河,兵团其他部队陆续跟进。至11月24日,该兵团逐渐进入中原野战军袋形阵地。 正是黄维这一错误决定,给彻底葬送整个12兵团埋下伏笔。虽然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杨伯涛对黄维骄傲自大、不听下属意见甚为不满,也因此与黄维结怨。杨伯涛被我军俘虏后,在功德林改造期间积极改过自新,他可以为志愿军做炒面,写出研究美军战术的文章,却不考虑和黄维和解。即便临终前躺在病床上接受采访时,他仍然直言“黄维是个外行”,至死不愿原谅黄维。
00:00 / 02: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6
毛主席一锤定音,同意中野歼击黄维兵团方案 #解放战争 #我的观影报告 #三大战役 #淮海战役 #历史 为了迅速征得中央军委同意歼击黄维兵团,中野于1948年11月19日连续发出两份电报请示。而远在西柏坡的毛主席,在收到电报后,思之再三,仍感到十分纠结,一时拿不定主意。 毛主席考虑,之前中央军委就对付黄维兵团作过两种设想,和中野的意见大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已经同意华野的方案,如果按此执行,在北线将邱李兵团打得不能动弹,同样也能起到直接孤立黄维兵团的效果。 而毛主席的另一个担忧,则在于碾庄方面陷入拉锯,进展没有达到预期,迟迟未能结束战斗。按照中央军委和华野估计,黄百韬兵团并非蒋军嫡系,应该能够很快拿下。但自11月11日华野将该兵团合围在以碾庄圩为中心的狭小地域后,战斗进展可谓相当不顺。由于黄百韬兵团主力犹存,加之碾庄地形十分利于防守,援军也近在咫尺,兵团上下战意较为旺盛,与我华野进攻部队展开了殊死搏斗。至20日拂晓,虽然华野将士经过浴血奋战,歼灭了该兵团第44、第100军全部及第64、第25军各一部,但仍未将黄百韬兵团彻底歼灭。这样的结果,也导致毛主席有些不满。 眼见碾庄还未拿下,邱李兵团不好抓得住,黄维兵团又逐渐逼近,使实现整个淮海战役战略构想出现变数。在这样的局面下,究竟要不要采纳中野的意见,毛主席也显得有些无所适从。在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后,最终还是同意了中野关于歼击黄维兵团的计划,并要求华野方面做好配合。
00:00 / 02: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