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约——中国航天有7张"太空全家福"了 2025 年 11 月 1 日 4 时 58 分,距离地球 400 公里的天宫空间站,一场跨越星辰的相聚正在上演。神舟二十号指令长陈冬带领乘组打开舱门,与率先进入的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张陆隔空击掌,随后六名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的航天员在核心舱内整齐列队。背景中,五星红旗与"欢迎队友"的红色横幅交相辉映,他们脸上洋溢着从容自信的微笑,眼神明亮而坚定,共同定格下中国航天史上第七张珍贵的"太空全家福"。这张通过实时画面传回地球的合影,不仅点燃了全国人民的自豪感,更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常态化轮换与高效应用的新阶段。 这场历史性会师创造了一项新纪录: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历经约 3.5 小时飞行,便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 2 天的对接时间,到后续任务的 6.5 小时模式,再到如今的 3.5 小时新标杆,这组不断刷新的数字,勾勒出中国航天从"追赶"到"领跑"的技术演进轨迹。正如 2022 年 11 月 30 日神舟十四号与神舟十五号实现首次太空会师,到 2025 年第七次相聚,七张"太空全家福"共同记录了中国空间站从建造收官、科研转型到常态化运营的完整历史进程。 本播客将以这七次太空会师为叙事主线,系统梳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突破与发展脉络。通过解析每次会师背后的关键技术创新、任务协同机制与科学应用成果,展现中国航天如何以"天宫"为支点,在近地轨道构建起独立自主的太空家园。从舱门开启的历史性瞬间到航天员在轨工作的日常画面,从交会对接的精准控制到空间站组合体的全构型亮相,我们将透过这些珍贵的"太空记忆",解码中国航天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密码,揭示航天精神传承与技术创新的深层互动关系。
00:00 / 4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79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揭晓:新老组合共赴星辰之约 2025年10月30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航天员乘组名单:指令长张陆将带领第三批航天员武飞、张洪章共同出征太空。此次任务计划于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进入倒计时。 作为本次乘组的“老将”,张陆曾于2022年执行神舟十五号任务,在轨驻留186天期间完成4次出舱活动,并实现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太空会师”。此次重返“天宫”,他将凭借丰富的经验统筹乘组工作。而首次执行任务的武飞与张洪章均来自第三批航天员,其中武飞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张洪章则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两人分别以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身份加入乘组,形成“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的黄金组合。 此次乘组构成延续了神舟十六号以来的多元化模式,覆盖“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段,体现了中国航天员梯队的代际传承。任务期间,乘组将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舱外设备安装、碎片防护装置部署等关键工作,并迎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来访。目前,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已完成功能检查,三名航天员已通过媒体见面会向公众亮相,展现出从容自信的精神风貌。 从杨利伟首飞太空到如今常态化驻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以稳健步伐迈向深空探索的新阶段。此次任务不仅承载着科学使命,更彰显着中国航天人才队伍的蓬勃生机。内容由AI生成。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成功航天员张陆、武飞、张洪章送向中国空间站,中国航天人再一次开启迈向星辰大海的征程! 20时48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20时49分,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11月1日3时22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3.5小时,创造了神舟飞船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最快纪录!4时58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第7次“太空会师”! 后续,两个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期间,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 在空间站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以及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任务! 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及发射这些航天器所使用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工程其他分系统也有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相关单位参与! 至此,我国2025年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收官。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7次发射任务。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8名航天员、44人次进入太空执行飞行任务。此次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4次飞行、神舟载人飞船的第21次飞行! 转起祝贺,为中国航天加油点赞!💪
00:00 / 06: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揭晓:新老组合共赴星辰之约 神舟二十一号乘组揭晓:新老组合共赴星辰之约 2025年10月30日上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航天员乘组名单:指令长张陆将带领第三批航天员武飞、张洪章共同出征太空。此次任务计划于北京时间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进入倒计时。 作为本次乘组的“老将”,张陆曾于2022年执行神舟十五号任务,在轨驻留186天期间完成4次出舱活动,并实现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太空会师”。此次重返“天宫”,他将凭借丰富的经验统筹乘组工作。而首次执行任务的武飞与张洪章均来自第三批航天员,其中武飞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工程师,张洪章则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两人分别以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身份加入乘组,形成“航天驾驶员+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的黄金组合。 此次乘组构成延续了神舟十六号以来的多元化模式,覆盖“70后”“80后”“90后”三个年龄段,体现了中国航天员梯队的代际传承。任务期间,乘组将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舱外设备安装、碎片防护装置部署等关键工作,并迎接天舟十号货运飞船和神舟二十二号载人飞船的来访。目前,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运载火箭已完成功能检查,三名航天员已通过媒体见面会向公众亮相,展现出从容自信的精神风貌。 从杨利伟首飞太空到如今常态化驻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以稳健步伐迈向深空探索的新阶段。此次任务不仅承载着科学使命,更彰显着中国航天人才队伍的蓬勃生机。内容由AI生成。
00:00 / 02: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