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魇蝶7月前
大英寂光寺 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四川仅有三处转轮经藏,存于世的仅剩两处,而我都有幸转了一圈。一处位于平武报恩寺的华严殿,为全金丝楠木的转轮经藏,二是大英寂光寺的地藏殿,三是蓬溪金仙寺的星辰殿,这处因为历史缘故,已经被毁。转轮藏很像一个巨型的走马灯,也是古人的旋转书架。它的结构设计实在精巧,中心有立轴,八角形的书架书棚可以随之旋转。寂光寺,又名古井寺,始建于隋朝大业二十三年(617年),后因遭兵火而毁。明洪武三十二年、正统八年、弘治十三年,住持原义先后重修寺庙。明末清初,因战火寺庙再度化为灰烬。清康熙五十五年、道光二十三年,再度对寺庙进行了重修扩建。寂光寺由山门(魁星楼)、钟楼、鼓楼、牛王殿、大雄宝殿、金轮殿、念佛堂、斋堂、储经楼组成,是明清两代的古建筑群。寂光寺布局严谨,殿宇宏伟,掩映于古柏林中。真乃“唯闻钟磬场,古寺藏林间”。佛教圣地,信众云集,文人墨客多会于此。著名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一九三二年冬入蜀不久,便经龙泉驿、乐至、畅游古刹寂光寺,被深山古寺,秀丽山水,深深吸引、挥毫创作了写间山水《蓬溪道中》,画中题词“蓬溪道中,林泉清绝”,落款署名“虹叟”,此画收入《黄宾虹巴山蜀水画选》中。寂光寺最为古老的古建,是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的转轮殿,房梁上有明确的记录。顺着山路绕到背后,阳光下漂亮的斗拱在发光,有明建的典型特征。转轮殿的某些部件和位置还有些隋唐时期的影子。其中,很明显的又属于在栌斗下面加皿板的做法。一时半会儿弄不清是真皿板,还是只是形式上的相像。皿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一些古代石刻中有所表现。东汉到唐朝这一段时间的建筑爱采用,后来几乎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国内使用了皿板的古建中,最有名的是山西的南禅寺大殿,以及肇庆梅庵大殿。殿中金轮力高八米,直径四米,车身下部陷入与地平一米深的石砌圆坑内,八方角的车体由木制轴撑着,轴心两端分别与房顶木梁和圆坑内铁礁窝相接。旋转的金轮车一次可座三十八人,传说座金轮车可免灾祛病,一生幸福。#古建筑 #大英寂光寺 #古建筑之美 #引客入遂 #春日机位大赛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84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5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3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4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1
00:00 / 02: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