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5: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27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8: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79
00:00 / 05: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伤逝》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都是接受过思想解放的人,可以称得上知识分子,两个人情投意合走到一起,而最后却一伤一逝,子君与涓生在一起后,为爱情牺牲一切,忘记了最初的自己,之前的勇敢无畏荡然无存,这是子君在这段感情里的悲剧,而涓生并未沉溺于家庭和爱情的小圈子,不满于现状,心里向往更大的世界,生活中,渐渐不满意子君,在涓生失去工作后,这种想法越来越严重,他难以摆托眼前的困境,涓生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子君,这无疑不暴露了涓生的虚伪与自私,抛弃子君后涓生似乎也没有找到一条生路,他又深感愧疚与自责,最后以悲剧结尾。 这部小说中体现了在那个封建社会,女性思想虽然得到解放,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男生的附属品,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在高二时,我的语文老师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张桂梅校长拒绝全职太太捐款,毕业于华坪女子高中的一位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出大山,而最后成为了一名全职太太,她想对张桂梅老师表达感谢,想为自己的学校捐款,而张桂梅老师却拒绝了,老师当时就问我们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我们不能说全职太太不好,当然,也不能肆意评价张校长的这个选择。与过去对比,女子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社会都在提倡男女平等,社会赋予女子的机会与挑战也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更加努力,丰富自己,获取经济独立。 我认为,理想的关系应该是靠共性与吸引,一定是他身上有吸引你的地方,和别人不一样,我喜欢你,我想和你在一块,两个人共同付出,彼此真诚,要而并非一个人一味的付出,道德式的自我感动,可能我现在对于爱情的理解并非那么准确与到位,这需要我去经历,去感受,爱情也并不是什么必需品,只要你自己能够生活的快乐,幸福,那还需要结婚吗,之所以恋爱结婚,肯定是你觉得两个人要比一个人好,小说里有句话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制造,要想让爱情维持长久,必不可少的是彼此的成长。不要因为一时的幸福而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停止成长,一旦停止了成长,将来的你会不如现在的你,爱也会随着时间慢慢的消失,要想维持长久的爱情,那么一定是那个一直成长未来的你。其实对于爱情,越单纯越幸福。一生也许只谈一次恋爱是最好的,经历的太多了,会麻木;分离多了,会习惯;你不会再相信爱情;也许最后你会与你不爱的人结婚,就这样过一辈子。所以希望我们都能正确看待爱情,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随笔#爱情#伤逝鲁迅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