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姐给大家分享启蒙早教都有哪些: 2个月~1岁宝宝的启蒙早教核心是感官刺激和基础能力启蒙,围绕“看、听、触、动”四大维度,在日常互动中自然开展。 1. 0-3个月(新生儿期):感官唤醒 - 视觉:用黑白色卡(2个月后过渡到彩色)在宝宝眼前20-30cm处缓慢移动,锻炼追视能力。 - 听觉:轻声说话、哼唱儿歌,或用摇铃(声音柔和)在宝宝耳侧缓慢晃动,引导其转头找声源。 - 触觉:用软毛巾、毛绒玩具轻触宝宝手、脚、脸颊,或让宝宝抓握大人手指,建立安全感。 2. 4-6个月(感知探索期):互动与抓握 - 大运动:多让宝宝趴着(每次1-2分钟,逐渐延长),锻炼颈部和手臂力量;扶腋下让宝宝尝试站立(短暂),促进腿部发育。 - 精细动作:提供可抓握的玩具(如牙胶、软球),鼓励宝宝主动伸手抓、握、摇,锻炼手部控制力。 - 语言:用夸张的口型和语气与宝宝“对话”,回应其咿呀学语,比如宝宝发“啊”,就回应“宝宝在和妈妈说话呀”。 3. 7-12个月(能力发展期):认知与行动 - 大运动:帮助宝宝练习爬行(用玩具吸引)、扶站、扶走,部分宝宝1岁左右能独立行走。 - 认知启蒙:教宝宝认识常见物品(如杯子、玩具车),说出名称并让其触摸;玩“躲猫猫”游戏,理解“物体恒存”概念(东西看不见但还存在)。 - 语言准备:说简单的叠词(如“妈妈”“饭饭”),结合动作(如说“再见”时挥手),让宝宝将语言与场景关联。 我可以帮你整理一份“1岁内宝宝每周早教小任务清单”,把上述内容拆解成每天5-10分钟就能完成的简单互动,需要吗?#家政服务 #家政改变女人的命运 #上热搜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5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12个月宝宝早教计划(按月龄分阶段) 核心原则:以感官刺激和亲子互动为主,不追求“学会技能”,重点培养安全感与基础能力。 0-3个月(新生儿期):感官唤醒 - 视觉:用黑白色卡(20cm内)缓慢移动,吸引宝宝追视;多让宝宝看人脸(尤其是家长)。 - 听觉:轻声说话、哼唱儿歌,用摇铃(声音柔和)在宝宝耳侧缓慢移动,训练听觉定位。 - 触觉:用软毛巾、毛绒玩具轻触宝宝手、脚、脸颊,每次1-2分钟;多做抚触按摩。 4-6个月(翻身期):动作与认知启蒙 - 大运动:用玩具在宝宝侧身引诱,辅助练习翻身;让宝宝多趴(每次5-10分钟,清醒时),锻炼颈部和手臂力量。 - 精细动作:提供可抓握的玩具(如牙胶、软球),训练手眼协调;家长把手指放进宝宝手心,引导其抓握。 - 认知:叫宝宝名字,观察是否有反应;用不同材质的物品(如丝绸、棉布)让宝宝触摸,丰富触觉体验。 7-9个月(爬行期):探索与语言准备 - 大运动:在地上铺爬行垫,用玩具在前方吸引,鼓励宝宝爬行;扶腋下让宝宝尝试站立(每次不超过1分钟)。 - 精细动作:训练“捏取”(如小饼干、软积木),提升手指灵活性;让宝宝玩套杯、叠叠乐,理解“大小”概念。 - 语言:说简单的叠词(如“妈妈”“抱抱”),配合手势(如挥手表示“再见”);给宝宝读绘本(画面简单、色彩鲜艳),边读边指图。 10-12个月(学步期):独立与社交萌芽 - 大运动:扶着沙发或手推车,让宝宝练习行走;用枕头、靠垫设置简单“障碍”,增加爬行趣味性。 - 精细动作:玩形状配对玩具(如把圆形、方形积木放进对应孔里);让宝宝自己用勺子尝试吃饭(允许弄脏,重点是体验)。 - 社交与语言:带宝宝接触同龄小朋友,学习“分享”(如递玩具);鼓励宝宝用动作或单字回应(如点头表示“要”),家长及时回应并重复正确表达。#家政服务#新生儿护理 #母婴护理#同城热门话题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