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4: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5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564
00:00 / 05: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3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8
吹梦到西洲/《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被誉为南朝乐府民歌中的珍品之一。以婉约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期盼。全诗通过折梅、采莲、望飞鸿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语言清新隽永,艺术手法多样,被誉为南朝乐府“言情绝唱”。以下是《西洲曲》的原文及简要解析:(摘于网络) 原文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简要解析 开篇回忆:女子回忆起与情人在西洲梅树下的美好时光,并折下一枝梅花寄给远在江北的情人,以此唤起共同的记忆。 季节变换与相思:诗中通过“单衫杏子红”(春夏之交)、“采红莲”(六月)、“南塘秋”(早秋)、“莲子青如水”(八月)、“鸿飞满西洲”(深秋)等描述,展现了从春到秋的季节变换,也反映了女子对情人无尽的相思之情。 动作与情感:女子通过“开门迎郎”、“出门采莲”、“低头弄莲子”、“置莲怀袖中”等动作,细腻地表达了内心的期盼与失落。同时,“莲”与“怜”谐音,暗示了女子对情人的深切爱恋和情感的纯洁。 望眼欲穿:女子仰望飞鸿,期盼着情人的书信或归来,但“楼高望不见”,只能终日倚在栏杆上,望着远方的西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 结尾寄托:最后两句“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女子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寄托于南风,希望南风能将自己的梦境吹到西洲。
00:00 / 04: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1: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