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
约2500万年前:人猿总科分化 旧世界猴的祖先分化成两支:一支演化为猕猴等,另一支演化为长臂猿、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在距今约2500万年前的非洲,旧世界猴(泛指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狭鼻类猴子,如猕猴、狒狒)的祖先群体内部,出现了演化路径上的重大分歧。这次分化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一次“家族分家”: 一支继续沿着更为成功的“猴类”道路演进,它们演化出了更适应树栖跳跃的身体结构,并多数保留了尾巴。这一支最终繁荣昌盛,演化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猕猴、狒狒、金丝猴等众多物种。 另一支则走上了一条更具探索性的道路,它们便是人猿总科的祖先。这一支系最初可能演化出了更灵活的肩膀关节、更阔的胸廓以及(后来)普遍失去尾巴的特征,这些适应为它们在树冠间采用臂行等方式移动奠定了基础。如今所有的长臂猿、猩猩(红毛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都源自这一支。 这次分化的意义在于,它确立了人类所在的演化支系,为我们追溯与所有现生类人猿(包括大型猿类)的亲缘关系设定了起点。 从这个人猿总科的共同祖先开始,演化树开始了持续的分叉,每一次分叉都使我们与某一位现生的“亲戚”划清界限。 约2000万年前:长臂猿科分离 人猿总科中最早分离出去的一支是长臂猿科的祖先。它们适应了在东南亚丛林的林冠层进行极其敏捷的臂行活动,发展出了独特的家庭结构和鸣叫声。从此,长臂猿成为了我们演化道路上第一位“远房表亲”。 约1700万-1500万年前:猩猩亚科分离 接下来,走向亚洲的一支——猩猩的祖先——与留在非洲的猿类主流谱系分离开来。猩猩在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森林中独立演化,成为亚洲唯一的现存大型猿类。它们是我们在亚洲的“堂兄弟”。 约1000万-800万年前:大猩猩族分离 在非洲大陆,剩下的猿类群体再次一分为二。率先分离出去的是大猩猩的祖先。它们朝着体型巨大、以地面植被为主食的方向发展,成为力量型的“林中之王”。至此,人类所属的“人族”支系轮廓初现。 人族的最终确立(约700万年前) 在经历了与长臂猿、猩猩、大猩猩的祖先相继分离后,留在非洲的最后一个猿类群体内部,发生了最晚近、也是最关键的一次分化: 约700万年前:人亚科分离(人猿分化) 这次分化的一方,最终演化成了我们今天的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而另一方,则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成为了人类的直系祖先。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1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
00:00 / 00: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2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
00:00 / 00: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0: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1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