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鹰形陶鼎逆袭:从鸡食盆到国宝的文明密码 它被考古界誉为是仰韶文化的艺术巅峰,它不但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更是我国第一批永久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级文物。它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唯一以鸟类造型制作的陶鼎。它就是这件著名的鹰形陶鼎,1958年出土于陕西华县的太平庄,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晚期,距今约6000年。其通高35.8厘米,口径23.3厘米,重约9斤。 它是写实与抽象的完美组合,其以伫立的雄鹰为原型,融合陶鼎的实用功能与艺术表达,成为了新石器时代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从整体造型上来看其双腿粗壮如柱,尾部下垂触地,与双足构成了稳固的三角形支点,饱满的鼎腹象征鹰的躯干,器口开于背部,兼具储水或储存粮食的实用功能。鹰首昂起,双目圆睁,喙部尖锐如钩,双翼收拢贴合于鼎腹,整体造型显得威严雄壮。 其采用了分体塑形和高温接合的技术,先分别制作鹰首和鼎腹以及足和尾,再以陶泥粘接,经950℃的高温一次烧成。其接缝处至今无开裂,这证明了早在六千年前我国仰韶时期的工匠已掌握了复杂的陶器烧制工艺。 它还是美学的革新,此陶鼎摒弃了仰韶文化常见的彩绘纹饰,以光洁的灰陶表面和夸张的形态比例,展现出了“狞厉之美”。这种写实与抽象的结合,比商周时期的青铜鸟兽形器早了两千年,被誉为是“东方雕塑的鼻祖”#让文物抖起来 #器物之美 #跟着抖音看文物 #鹰形陶鼎 #国家博物馆
00:00 / 04: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2
00:00 / 18: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
00:00 / 01: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
00:00 / 00: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