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分析河南秋收难,难在哪里?(3) 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秋收工作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的生计。然而,近年来的秋收季却屡屡面临严峻挑战,暴露出了一系列深层次的困境。其难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气候异常,遭遇罕见“烂场雨” 1. 持续阴雨导致无法收割:秋收期间遭遇罕见的连阴雨天气,田地湿滑泥泞,大型轮式收割机无法下地作业,直接延误了最佳的收割窗口期。 2. 庄稼霉变发芽:已成熟的玉米等作物因无法及时收割,在植株上直接发霉、发芽,导致品质和产量双双下降。 3. 收割后无处晾晒:即便农民冒雨人工将玉米掰回,也因持续阴雨缺乏晾晒场地与条件,堆积的湿粮同样面临快速霉变发芽的困境,形成“收与不收都受损”的两难局面。 二、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1. 田间道路通行难:大量通往田间的道路,大部分仍是泥巴路,一旦遭遇阴雨天气,便被车辆碾压得泥泞不堪,普通车辆乃至农机都难以到达地头,粮食运不回家,农民“望路兴叹”。 2. 排水系统严重失灵:为片面追求耕地面积,部分田间排水沟渠在过去被填埋或堵塞。导致降雨后田间积水无法顺利排出,形成内涝,进一步加剧了收割难度。 3. 粮食烘干设备严重不足:作为产粮大省,配套的产后服务体系却十分薄弱。面对海量需要及时烘干的湿粮,现有的烘干中心数量稀少、处理能力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应急需求。 三、 农业机械化水平失衡与劳动力短缺 1. 适用农机严重稀缺:常规轮式收割机在泥泞地中“英雄无用武之地”,而能适应湿软田块的履带式收割机数量极度稀缺,无法在关键时刻承担抢收重任。 2. 劳动力结构断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秋收一线主要依靠留守的老人和妇女。面对繁重的抢收任务,人力短缺、体力不济的问题极为突出,导致收秋进度极其缓慢。 四、 经济效益低下,农民积极性受挫 1. 务农收入微薄:粮食价格长期偏低,而农业生产成本逐年攀升,从事农业生产的纯收入十分有限,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经营积极性。 2. 抢收成本倒挂:对于在外务工的农民而言,返乡收秋需要付出高昂的路费、误工费等成本。一次返乡的支出上千元,这返乡路费与误工费。可能远超地里粮食的价值,导致其陷入“回家收秋不划算,不回家粮食烂地里”的经济困境。 五、 政策支持与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助力三农 #农民不易 #三农 #乡村振兴 #农民种地不容易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65
探索分析河南秋收难,难在哪里?(2) 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秋收工作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的生计。然而,近年来的秋收季却屡屡面临严峻挑战,暴露出了一系列深层次的困境。其难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气候异常,遭遇罕见“烂场雨” 1. 持续阴雨导致无法收割:秋收期间遭遇罕见的连阴雨天气,田地湿滑泥泞,大型轮式收割机无法下地作业,直接延误了最佳的收割窗口期。 2. 庄稼霉变发芽:已成熟的玉米等作物因无法及时收割,在植株上直接发霉、发芽,导致品质和产量双双下降。 3. 收割后无处晾晒:即便农民冒雨人工将玉米掰回,也因持续阴雨缺乏晾晒场地与条件,堆积的湿粮同样面临快速霉变发芽的困境,形成“收与不收都受损”的两难局面。 二、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 1. 田间道路通行难:大量通往田间的道路,大部分仍是泥巴路,一旦遭遇阴雨天气,便被车辆碾压得泥泞不堪,普通车辆乃至农机都难以到达地头,粮食运不回家,农民“望路兴叹”。 2. 排水系统严重失灵:为片面追求耕地面积,部分田间排水沟渠在过去被填埋或堵塞。导致降雨后田间积水无法顺利排出,形成内涝,进一步加剧了收割难度。 3. 粮食烘干设备严重不足:作为产粮大省,配套的产后服务体系却十分薄弱。面对海量需要及时烘干的湿粮,现有的烘干中心数量稀少、处理能力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应急需求。 三、 农业机械化水平失衡与劳动力短缺 1. 适用农机严重稀缺:常规轮式收割机在泥泞地中“英雄无用武之地”,而能适应湿软田块的履带式收割机数量极度稀缺,无法在关键时刻承担抢收重任。 2. 劳动力结构断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秋收一线主要依靠留守的老人和妇女。面对繁重的抢收任务,人力短缺、体力不济的问题极为突出,导致收秋进度极其缓慢。 四、 经济效益低下,农民积极性受挫 1. 务农收入微薄:粮食价格长期偏低,而农业生产成本逐年攀升,从事农业生产的纯收入十分有限,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经营积极性。 2. 抢收成本倒挂:对于在外务工的农民而言,返乡收秋需要付出高昂的路费、误工费等成本。一次返乡的支出上千元,这返乡路费与误工费。可能远超地里粮食的价值,导致其陷入“回家收秋不划算,不回家粮食烂地里”的经济困境。 五、 政策支持与监督管理有待加强 #三农 #乡村生活 #农民不易 #抖音助农 #农民种地不容易
00:00 / 01: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00:00 / 04: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16
00:00 / 08: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69
真已假2天前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有: 1. 陈胜吴广起义(秦末,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开秦末反秦序幕,加速秦朝灭亡。 2. 绿林赤眉起义(西汉末年,公元17年—27年)。由绿林军(王匡、王凤)和赤眉军(樊崇)领导,推翻王莽政权,为东汉建立奠定基础。 3. 黄巾起义(东汉末年,184年)。张角以太平道组织起义,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虽失败但动摇东汉统治,引发三国割据。 4. 隋末农民起义(611年—624年)。以瓦岗军(翟让、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为主力,推翻隋朝,推动唐朝建立。 5. 黄巢起义(878年—884年)。黄巢建立大齐政权,攻占长安,虽败但加速唐朝崩溃,开启五代十国。 6. 方腊起义(北宋末年,1120年—1121年)。因“花石纲”暴政爆发,方腊利用摩尼教组织起义,反映北宋社会矛盾。 7. 元末红巾军起义(1351年—1368年)。韩山童、刘福通、朱元璋等领导,推翻元朝,朱元璋建立明朝。 8. 明末农民起义(1628年—1644年)。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最终失败。 9. 太平天国运动(清末,1851年—1864年)。洪秀全领导,提出“有田同耕”的平均思想,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农民运动,动摇清朝统治根基。 这些起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00:00 / 04: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