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Max1周前
23年“影像老兵”谢幕:那台西门子磁共振,今天正式停转了 2003年刚进驻科室时,它银灰色的机身泛着冷亮的金属光泽,操作面板的按键还带着崭新的阻尼感;2025年10月25日清晨,当“失超”的白雾轻轻裹住机身,我们才发现,它边角的漆皮早已磨出浅痕,常用的几个操作键也被无数次按压得泛了光——这台西门子磁共振,终于要和坚守了23年的岗位告别。 在刚入职的前几年里,它是我职业生涯里第一位“无声老师”。记得刚上手时,我总紧张得手心冒汗,是它稳定的性能包容我初期的生涩操作;遇到体位难摆的患者,前辈会指着它说“别慌,它的扫描精度能帮你补细节”。我跟着它见过凌晨急诊的紧急扫描,也陪着它完成过老人复查时的耐心等待,它屏幕上跳出的每一幅清晰影像,都在悄悄帮我搭建起“精准”与“责任”的职业认知。 它是我们科最“忙碌”的同志,从清晨运转到深夜,急诊的外伤患者、疑难的神经病例、需要复查的老人……总能稳稳捕捉到每一处病灶细节,屏幕上的影像,是医生手里最可靠的“诊断地图”。有老同志说,好几次棘手的病例,都是靠它拍出的细微信号找到突破口。 今天按下停机键时,操作室里格外安静。没人催着做下一个检查,也没有机器运转的低鸣,只有白雾散去后,机身静静立在那里的模样。我跟着前辈们轻轻擦去它表面的浮尘,突然觉得鼻子发酸——它没教过我一句理论,却用23年的坚守,让我读懂了这份职业的重量。 它的退休不是终点。新的设备已经就位,操作面板更先进,扫描速度更快,但我会一直记得,是这台“老伙计”带着我迈出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那些它守护过的岁月,会变成科室里的故事,也会变成我心里的标尺,陪着我在守护健康的路上,继续稳稳走下去。往后每次操作新设备时,我想我都会想起它——想起那份跨越23年的坚守,也提醒自己要把这份对精准的执着,一直传承下去。 #医疗设备的岁月故事 #影像科的温暖瞬间 #青年技师成长记
00:00 / 02: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22
00:00 / 01: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7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03
00:00 / 04: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16
00:00 / 10: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7
00:00 / 1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2
2025年7月14那个晚上 老天爷给我开了天大的玩笑我出差回来路上 手机突然震得人心慌接起是父亲的声音沙哑得像蒙了层沙你妈……走了。那一秒大脑空白,像被人猛地按了暂停键,连呼吸都忘了;反应过来后,胸口像堵着千斤重的石头,眼泪根本不受控,满脑子只有怎么可能我还没见她最后一面的念头 过了几天后我替妈妈徒步 我失去了我最爱的妈妈。她一直有个遗憾,就是没能徒步去拉萨。儿子替你完成 我就很坚定的开始徒步拉萨 出发那天没带太多行李,只把母亲的照片塞进贴身的口袋。1200公里的路,27天的晨昏,我知道她就在我左右——雨打湿睫毛时,是她替我拢紧的衣领;脚肿得抬不起步时,是她蹲下来轻轻揉我脚踝的温度;雷雨劈在头顶的瞬间,攥着口袋里她用过的手帕,忽然就不怕了。 在废弃楼房的硬板床上蜷了半宿,月光漫进来时,看见背包侧袋里她织的围巾露了个角,像极了她总在门口等我回家的样子。遇见棕熊的那一刻,脑子里闪过的竟是她常说的“走路要看脚下”,后来坐在地上喘着粗气笑,原来她早把勇气种进了我骨头里。 抵达拉萨的清晨,经幡在风里翻卷成浪。我对着雪山张开双臂,好像抱住了她从未离开的怀抱。轻声说:“妈,我们到了。” 风掠过耳畔,带着酥油茶的香,像她从前总在厨房喊我吃饭的调子。 这一路的脚印会被风雪覆盖,但有些东西永远留在了路上——比如她藏在我生命里的力量,比如我终于敢对她说:别牵挂了,去赴下一场春暖花开吧。 愿母亲在另一个世界里,没有病痛的纷扰,没有生活的操劳,像曾经她给予我们温暖那样,被温柔以待;愿她能卸下所有重担,自在喜乐,若真有来世,愿她能拥有简单顺遂的一生,被爱包围,平安康健[合十][合十][合十]#徒步 #创业vlog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94
00:00 / 03: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
00:00 / 00: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47
00:00 / 12: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9
00:00 / 1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