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1: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2: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6: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70
杨水才(1924-1966)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全国先进典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他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忍着病痛,带领家乡人民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兴办学校,直至牺牲在工作岗位上,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以下是他的一些英雄事迹: 参军立功:194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江南的战斗中立大功一次,小功两次,获“人民功臣”称号。 成立互助组:1951年年初,杨水才复员回到家乡水道杨村,被群众推选为农会委员,负责治安保卫工作。1953年,他响应党的号召,动员10户农民成立全村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并把自己的40万元旧币复员费作为组里的活动经费。 兴修水利:水道杨是个两岗夹一洼、岗高缺水的地方。为拔掉穷根,杨水才建议抓水利,挖坑塘,把水抽到岗子上。他带领大家土法上马,用竹筒、废瓶制成“土仪器”进行测量,获得必要的数据,规划最佳的三级提水上岗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他累得吐了血,擦擦嘴继续干。遇到下雨天,为了不影响施工,他跳进齐胸深的水沟里,把缺口堵住。坑塘挖了15米左右找不到水,很多人泄了气,他调来打井用的铁锥继续往下打,最后,铁锥砸破石层,泉水冒了出来,解决了缺水问题。 植树造林:在治水的同时,杨水才带领社员们植树造林,决心把秃岭变成花果岗。他到长葛县太平店林场学习嫁接技术,风里来、雨里去,天天吃干馍充饥。学会后,在炎热的夏天,从早到晚坚持干活,累得昏倒在苗圃里。 创办学校:为改变村里文化落后局面,杨水才决心创办学校。经过筹备,1963年9月1日,桂村农业中学诞生,他被推选为校长。他教育师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热爱劳动,提倡知识分子劳动化,领导师生走“抗大”道路,一面学习,一面劳动,自力更生建校。 服务群众:杨水才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对户情了如指掌,谁家缺吃少穿都能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被称为“群众的贴心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公社为他送去的药品,他转身交给同样患病的社员;水道杨遭水灾,他不顾自家房屋将要倒塌的危险,挨家挨户排查险情,及时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 1966年12月4日,杨水才开会、劳动、调查忙了整整18个小时后,于12月5日不幸因病逝世。1969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记共产党员杨水才同志的光辉事迹》,#戏剧表演 #非遗文化传承 #经典
00:00 / 03: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5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5: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