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电全国,奉军入关。” 1930年,蒋介石、阎锡山和冯玉祥之间爆发了一场国民党内部最大规模的内战。双方投入总兵力达100万左右。由于战场主要在河南,所以称为中原大战。然而决定这场战争输赢的却并非三个参与者,而是拥兵数十万盘踞在东北的张学良。 张学良手中的20多万奉军装备精良、实力强悍。在东三省没有易帜之前,奉军就非常的强大。在老帅张作霖的领导下更是达到了巅峰。奉军更是拥有空军而且飞机300余架。这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倾向于谁,那谁自然就可以赢。 1930年2月阎锡山发给了蒋介石一封电报,这一封劝蒋介石下野的电报,拉开了中原大战的序幕,随后阎锡山派人到沈阳询问张学良对电报的看法,希望可以签署联合声明,共同反蒋,但遭到张学良的拒绝,面对愈演愈烈的电报产生,张学良于3月1日发出通电,称:“国家多难,唯有和平才能促发展。若执意内战,便会便宜了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列强,造成亡国灭种的惨事。”这份电报中,张学良从国家出发,以中立者来劝告蒋、严二人平息斗争。 张学良起初中立的立场引发蒋介石不安,在蒋看来,“南北情势惟张足以左右之”,于是她先后派方本仁、吴铁城到沈阳不断游说,并电催东北军于学忠部尽快开赴北平、天津,蒋介石的诸多动作,早在1930年6月21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这让张学良颇为心动,张学良还明确,出兵条件,增加出兵费用,提出利用国民政府公债整理奉票及东北铁路外债,李石曾允诺提供出兵经费500万,随后携张学良的代表胡若愚赴上海与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商讨整理奉票事宜,蒋介石嘱咐宋以5000万元公债作为担保。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一纸和平通电发出,张学良亲率十余万东北军入关,以“武力调停”之名进入华北,为蒋介石站台助威,乘机伸入平津冀,扩大地盘。#历史故事 #通电全国奉军入关 #张学良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
00:00 / 10: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5
00:00 / 07: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1
00:00 / 04: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8: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5
00:00 / 18: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