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57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嘉佳1周前
《诗经·小雅·青蝇》(《诗经·小雅·桑扈之什》中的一篇)。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讽刺诗,以苍蝇比喻谗言小人,告诫统治者勿信谗言。以下是全诗原文、注释及赏析: 《小雅·青蝇》 原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营营青蝇,止于榛。谗人罔极,构我二人。 注释 营营:苍蝇飞动的嗡嗡声。 青蝇:绿头苍蝇,古人常以之喻谗言者。 樊(fán):篱笆。 岂弟(kǎi tì):同“恺悌”,平和正直。 罔极:没有准则,指谗言反复无常。 交乱四国:挑拨四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构:虚构罪名,陷害。 赏析 意象象征:以“青蝇”的污秽扰人,比喻谗言小人的危害,形象鲜明。苍蝇落脚于“樊”“棘”“榛”(篱笆、荆棘、灌木),暗喻谗言无孔不入,侵蚀人际与邦国。 三层递进: 首章:劝诫君子勿信谗言。 次章:指出谗言能扰乱国家安定。 末章:强调谗言可离间亲密关系(“二人”或指君臣、亲友)。 现实批判:诗中“谗人罔极”直指小人反复无常,揭露了周代政治环境中谗言的破坏力,反映了诗人对朝政的忧患意识。 语言特色:重章叠句,层层推进,语言简练而警示意味强烈。后世“青蝇吊客”“蝇营狗苟”等成语皆源于此诗意象。 背景与影响 此诗旧说为周幽王时大夫刺谗之作。东汉经学家郑玄《毛诗笺》云:“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佞人变乱善恶。”唐代李商隐《南朝》诗中“青蝇营营”亦化用此意,成为批判谗言的经典意象。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2: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67
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8
00:00 / 17: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32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
00:00 / 03: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