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6: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笠翁对韵-4--中华蒙学经典 暗喻相对于明喻,语言更为密实,寓意更为含蓄,比喻关系更为隐蔽,但修辞效果相当甚至更胜之。借喻如“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上卷·五微·其二),既可使语言凝练含蓄,又可突出本体特征。三类比喻在《笠翁对韵》中皆有,使用频繁且巧妙,《笠翁对韵》的语言形象优美与比喻辞格的使用有很大关系。 (二)比拟 在《笠翁对韵》中,比拟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增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格。通过比拟的使用,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可以有人的感受力和情感表达,从而使其更富形象性,而人的特点也可以通过变成自然事物来传达,而这可以取得新奇深刻的语言效果。如“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上卷·二冬·其二)等 。 (三)夸张 《笠翁对韵》中,运用了夸张来提高语言生动性和形象性。《笠翁对韵》中选用了很多前人运用夸张修辞的典范之例,如“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上卷·五微·其一),上句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下句出自杜甫《古柏行》。 《笠翁对韵》也有其他壮大宏丽、气势超然之语,如“万里风云入壮怀”(上卷·九佳·其一)等,能引导蒙童跳出生活实际,将眼前所见诗意化、将心中所感典型化,出以夸张等的手法,创作出真正的文学语言。夸张,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性的修辞,能够大大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也能够扩大人的胸襟。 二、语言音乐性辞格 《笠翁对韵》作为一本为蒙童诗歌创作张本的蒙书,注重音律方面的修辞运用。《笠翁对韵》中对偶的使用和格律的遵守,其音声效果十分突出,在更细微的音律方面,《笠翁对韵》采用了如叠音、双声、叠韵这样的修辞。其中叠字在《笠翁对韵》中比较常见 。 《笠翁对韵》中使用叠字效果较好的对句如:“燕出帘边春寂寂,莺闻枕上漏珊珊”(上卷·十四寒·其一);《笠翁对韵》有两种叠音词,一是象声词,可见叠音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既可以模仿动物或自然之声,也可以形容风雪草木、车马景观,以及神情状态等,从而起到“摹声状物”的效果。二是叠字,可以为诗歌带来很好的音声效果,但并非可以随意使用。《笠翁对韵》中也并未使用过多的叠字,其态度还是比较审慎的,且所用叠字大多是化用自前人诗文,生动贴切,且能够与诗句融合成个完整的意象,起到增强艺术效果的一作用。叠字的慎用和精用,也可见《笠翁对韵》修辞使用的审慎态度和艺术水平 。 三、语言变化性辞格 (一)借代与变换 《笠翁对韵》的每组对句在 #蒙学#经典#儿童读物#笠翁对韵#韵律
00:00 / 29: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27: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3: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