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7: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33
kei小鱼1天前
今天很多人说厂家停收海南果,正好今天我想聊聊海南槟榔,龙头企业控价与果农的博弈。 你知道海南槟榔养活着多少农民吗?超过200万人!这颗小小的果子,撑起了海南200亿的产业链,是全省第二大经济作物,更是无数家庭的‘金饭碗’。 全国有超过1亿槟榔消费者,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而这片市场的巨头,是湖南的加工企业。其中,口味王一家企业年产值就达到53亿元,纳税超过2.1亿元。它从海南收购原料,经加工后创造巨大价值,对海南果农的初期发展确有贡献。 但近年来,情况正在变化。湖南企业曾联手设定收购价格上限,甚至单方面规定每斤收购价不超过32元。这种垄断式控价,让海南果农陷入被动:海南供应全国95%的槟榔原料,却失去了定价话语权,形成‘海南种植、湖南定价’的畸形格局。 更让人心痛的是,2024年台风导致海南槟榔减产70%,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斤48元,而龙头企业却试图通过限价控制成本。这种挤压,让依靠槟榔为生的海南农户生计受到直接影响。 为什么海南果农难以摆脱这种困境?因为海南槟榔的品质不可替代——尤其是外形佳、口感好的‘条果’(如黑美人品种),价格是普通圆果的1.5倍以上。海南槟榔的纤维、耐嚼度和风味,是湖南加工企业高端产品的核心原料。 然而,控价策略从长远看,对龙头企业也是双刃剑: 一是激化产业链矛盾,导致初加工企业亏损停产,反噬自身供应链 二是催生黑市交易,部分消费者转向劣质槟榔,增加健康风险 三是倒逼海南产业觉醒,加速本地深加工布局 海南已经行动起来: 海南本土品牌,赵公子槟榔,承诺每一科粿果都是海南果,每卖出一包赵公子槟榔,就少卖一包国外槟榔,用实际行动支持海南果农,使得市场更包容更开放。 海南槟榔,不应该只是别人的原料殖民地。 正如海南农户说的:‘过去种槟榔全凭经验,"老天爷"一翻脸,心都凉半截。’ 如今,通过科学种植、绿色加工和品牌建设,这颗‘金果子’正带领海南农民走出一条坚实的富民路。 这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对200万海南农民生计的守护。当每一颗海南槟榔被公平对待,当每一个果农的汗水得到尊重,这条产业链才能真正健康持久。 #海南槟榔 #垄断控价 #赵公子 #口味王
00:00 / 02: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8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7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9
00:00 / 07: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97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20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3
00:00 / 03: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00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59
00:00 / 03: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2
00:00 / 03: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53
00:00 / 08: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