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
00:00 / 01: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8
乌梅 乌梅是药食同源的佳品,既有养生价值又可入药。以下是关于乌梅的养生知识点整理: --- ### **1. 核心功效** - **生津止渴**: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适合夏季或阴虚体质)。 - **敛肺止咳**:对慢性干咳、肺虚久咳有辅助作用。 - **涩肠止泻**:缓解轻度腹泻(感染性腹泻慎用)。 - **安蛔止痛**:传统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如《伤寒论》乌梅丸)。 - **抗氧化**:含多种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和酚类化合物,抗自由基。 --- ### **2. 适用人群** - 阴虚内热、易上火者。 -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 - 长期用嗓过度(如教师、歌手)。 - 汗多、易腹泻的体质虚弱者。 --- ### **3. 经典搭配(食疗方)** - **乌梅冰糖饮**:乌梅3-5颗 + 冰糖煮水,解暑生津。 - **乌梅山楂汤**:乌梅 + 山楂 + 甘草,助消化、降脂。 - **乌麦茶**:乌梅 + 炒麦芽,缓解积食腹胀。 - **酸梅汤**:乌梅 + 桂花 + 陈皮,传统消暑饮品。 --- ### **4. 注意事项** - **禁忌人群**: - 胃酸过多、胃溃疡患者慎用。 - 外感咳嗽初起(风寒/风热)不宜。 - 孕妇需咨询医师。 - **食用量**:每日干品不超过5-10克(约3-5颗),过量可能伤胃。 - **搭配禁忌**:避免与碱性药物同服(影响药效)。 --- ### **5. 小贴士** - **选购**:以个大、肉厚、色黑褐、味极酸者为佳。 - **储存**:密封防潮,避免发霉。 - **外用**:乌梅炭研末可敷轻微创伤(传统用法)。 --- 乌梅性酸收敛,适合短期调理或搭配使用,长期单独服用需根据体质调整。如有慢性病或正在服药,建议咨询中医师。
00:00 / 02: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千年养生宝:一颗乌梅的奇妙功效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种药食同源的宝贝——乌梅。这颗看似普通的黑色果子,不仅是夏日酸梅汤的灵魂,更是中医典籍中传承千年的养生佳品。 乌梅的核心功效 生津解渴,缓解暑热 乌梅味酸,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缓解口干舌燥。夏季煮一碗酸梅汤(乌梅+山楂+甘草),不仅解暑,还能平衡体内电解质,是天然的“解渴神器”。 敛肺止咳,调理久咳 对于肺虚引起的慢性咳嗽,乌梅能收敛肺气,减轻喉咙不适。比如乌梅粥(乌梅+大米+白糖),适合长期咳嗽、咽干的人饮用。 #乌梅 #养生健康 #养生知识 #大家好今天我 涩肠止泻,改善消化 乌梅能调节肠道功能,缓解久泻久痢。搭配陈皮、普洱茶制成的乌陈茶,可消食养胃,适合消化不良或腹泻后调理。 安蛔止痛,传统妙用 在《伤寒论》中,乌梅丸以其“酸能制蛔”的特性,缓解蛔虫引起的腹痛。现代研究也发现其有机酸能抑制肠道有害菌。 平衡体质,解决“上热下寒” 很多人容易上火却手脚冰凉,这是典型的“上热下寒”。乌梅性平,能引火下行,搭配生姜或红糖饮用,可调和阴阳,改善寒热失衡。 温馨提示 乌梅虽好,但胃酸过多者需慎用,每日1-2颗为宜。养生需结合体质,才能事半功倍! 下次泡乌梅茶时,不妨加片陈皮或几颗红枣,让养生变得更美味!感谢观看,我们下期再见
00:00 / 00: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2: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5: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