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看到一段超好的话分享给你们,他说突然想到一个新的思路,要像建设新中国一样建设自己。个人成长一直是贯穿我们一生的课题。而我们国家的发展智慧,早已为我们提供了最踏实的成长范本。经济独立、思想解放、内在秩序、对外开放五年规划,我们国家最聪明最睿智的一群人讨论出的这些方案是最符合我们现状的一条路,缩小到个人也是如此,因为国家是个人的宏观体现,个人也是国家的微观缩影,所以努力去成为自己的靠山吧。我看完这段话真的太爱了。 来,跟着我的思路我们一起品一品哈: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独立就是说稳定的收入与事业基础,是我们从容前进的底气。自己站稳了才能谈发展嘛。 然后思想解放也非常重要,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可能你有很多想法,但是你太不自信了或者总是太过于看中别人的看法给自己设限,最后变成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那得多憋屈啊? 再就是内在秩序和对外开放,说实话我也做了一段时间自媒体了,我感觉其实我也一直在表达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个人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节奏,有一个强大内核的同时也需要学习新的东西,结交新的朋友,给自己充电,从来达到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平衡。 还有最后一个词就是五年规划,你今天选择敷衍度日,五年后只能被动接受平庸;你今天选择深耕成长,未来才能主动掌控人生。我们国家的五年规划,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脚踏实地的践行;我们的人生规划,也不该只是随口说说,而是要落实到日常的每一刻。把“想做”变成“在做”,把“犹豫”变成“行动”,今天的每一个选择、每一次付出,都在悄悄书写五年后的答案。 我觉得国家这个理念真的可以抄作业,我们也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国家去经营,对自己负全责,然后成为自己的高山,活成独当一面的风景。#成长 #十五五规划 #女性智慧 #girlstalk #日常唠嗑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6: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3: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新能源自动化设备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早已悄然铺开,而全球能源革命的浪潮正加速重塑国际竞争格局。当欧美国家仍在传统能源体系中徘徊时,中国已通过“一带一路”的绿色纽带,将新能源技术、产业链与合作网络深入嵌入150多个国家的能源转型进程——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联通,更是中国主导的绿色能源体系的构建。 新能源:打破围堵的“绿色引擎” 美国试图通过芯片封锁、金融制裁卡住中国发展,却低估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提前突围。光伏、风电、锂电池等产业已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中国光伏组件占全球产能80%以上,动力电池产量占全球60%。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将新能源基础设施与标准输出到东南亚、中东、非洲:印尼的光伏电站、沙特的光热发电项目、巴基斯坦的风电矩阵,均采用中国技术。这意味着即使海上能源通道被切断,中国仍能通过陆上“绿色能源走廊”保障供应链安全——例如中亚的风电基地与缅甸的光伏通道,直接绕开马六甲海峡的制约。 产业趋势:从“电力替代”到“规则输出” 新能源革命正经历三重跃迁: 主体能源更替:风电、光伏装机量已超火电,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达30%以上,新型电力系统向“源网荷储”协同演进; 技术成本颠覆:光伏度电成本十年下降90%,储能装机近三年增长110%,新能源已从“政策补贴”走向“市场驱动”; 产业链条重构:从锂电分容设备到智能运维平台,中国新能源自动化技术正帮助合作国降低40%人工成本、提升30%发电效率,形成“技术绑定”的深度依赖。 绿色规则:新一轮全球化的话语权 美国担忧的从来不是中国修路架桥,而是中国通过新能源标准重构全球规则。当印尼雅万高铁采用中国储能系统、华为为中东建造智能电网时,这些国家后续的维护升级只能依赖中国技术体系。更关键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正与绿色贸易绑定:巴西用人民币购买中国光伏组件,沙特接受人民币结算绿氢交易——新能源成为人民币突围美元霸权的支点。 未来十年:韧性供应链与数字能源融合 中国新能源产业已进入“技术输出”新阶段 新能源竞争的本质是未来产业主导权的争夺。中国通过提前十年布局,将绿色技术、金融网络、市场标准编织成一张“去美元化”的韧性网络。当美国醒悟时,中国已不仅是新能源设备供应商,更是全球绿色规则的起草者——这场变革的速度与深度,早已让传统围堵策略失去意义。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4: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