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7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4
00:00 / 00: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840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视频日记《秋雨檐下》 秋天的雨,果然与夏天不同。它不再挟着雷霆万钧之势,而是轻轻地、悄悄地落在这片熟悉的乡土大地上。雨丝细密,如烟如雾,笼罩着整个村庄。屋檐下的滴水声也温柔了许多,滴滴答答,不紧不慢地敲打着岁月的节拍。 奶奶今天才出院,在厦子房的门口站着,气色确认好了许多,脸上也泛着久违的红光。二姑在台阶上支起火炉,给奶奶煎药,煎药的砂锅咕嘟咕嘟地响,中药味混着雨水的清气,在院子里弥漫开来。父亲提着水桶,一趟趟往奶奶的老屋里的水瓮添水,这也让我想起爷爷生前的时候,每天一大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挑水,那个时候,厦子房的水瓮总是满的。上房的灶火里,母亲和大姑在忙着做饭,刀砧声、笑语声、油锅的滋滋声,这些平日里听惯的声响,今日听来,却叫人蓦然惊觉:这般寻常光景,原来已是许久未见了。 房山户,爷爷生前移栽的两棵枣树已是果实累累。冬枣缀满枝头,经雨水洗过,愈发鲜亮夺目。记得跟爷爷移栽枣树那年,我还模仿鲁迅先生的口吻说过,爷爷栽种了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而今,时过境迁,恍惚间又看见爷爷弓着腰在树下这片地劳作的身影。 这一切都在眼前真实地发生着,平常得如同门口那棵柿树的荣枯。它春来发芽生绿,秋到自然变黄,从不错过时节。今岁又秋,柿子已开始泛黄,在细雨中像一盏盏小灯笼,明明灭灭。四季轮回,万物有时,人间的聚散亦复如是。 然而生活的脚步从不曾为谁停留。雨淅淅沥沥的一直下个不停,我得赶往村部防汛值班。临走,却见奶奶独自立在雨中的路口,灰白的头发被风雨淋乱,身影在雨雾中显得格外瘦小。那般孤零零的,像是这雨中的一片不肯凋落的叶子。 我忽然懂得,所谓孝老爱亲,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或许不过是多一次回家,多一刻陪伴,让那路口守望的身影,不必等得太久。秋天年年都会再来,雨季也会过去,但有些人,一旦错过,便是永别。
00:00 / 03:1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33
00:00 / 04: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天星3周前
陕西临潼区观骊山天星河记短视频 #《雨游骊山:索道视角下的半部山河与千年故事》乘索道而上,雨雾里的骊山多了几分朦胧。索道直达半山,脚下是临潼全景徐徐铺展,华清池的轮廓在雨色中若隐若现,省力的同时,也收获了独特的高空观景体验。骊山的故事,藏在每一处景点里:烽火台:骊山之巅的历史坐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在此流传,登顶本可远眺西安、临潼与渭水,雨雾却为这份壮阔添了层神秘滤镜。老母殿:供奉骊山老母(女娲)的道教圣地,殿内唐代碑刻镌刻着岁月,香火缭绕中,能感受到千年的信仰传承。兵谏亭:原名“捉蒋亭”,1936年“西安事变”的关键印记,站在附近,仿佛能触摸到那段改写历史的峥嵘岁月。晚照亭:“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的经典,虽未赶上傍晚夕阳染红山峦的壮丽,但不难想象那份红辉满山的惊艳。长生殿遗址:唐玄宗与杨贵妃七夕盟誓的浪漫之地,现存的唐代基址,让人忍不住想起白居易《长恨歌》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千古誓言,这份忠贞爱意,跨越千年仍动人。因雨天为保安全,未能走遍所有景点,只能用镜头记录下沿途所见的片段。好在结尾偶遇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致,雨雾缠绕山间,宛如仙境,也算为这次遗憾的行程,添了份意外的惊喜。一起跟着镜头,走进这雨雾中的骊山吧~
00:00 / 02: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