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00:00 / 01:5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1
00:00 / 00: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
龙人7月前
秦岭南麓的留坝县分布着很多古银杏树,最有名的当属玉皇庙镇石窑坝村的4000年银杏树,据说是周文王亲手所栽,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棵古银杏树不仅是自然界的瑰宝,也是历史的见证。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这棵树可是年产五千多斤银杏果的,枝繁叶茂,遮天蔽日,可惜遭遇了几次大火,树心被烧成了空洞,留下了如今看到的伤痕。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只顾着种粮食,觉得树冠遮挡了阳光影响庄稼生长,就把树枝都砍光,这棵四千年的老树,就这样'光秃秃'地站了好几年。 生命的力量是强大的,只要不放弃,就永远有希望。尽管树干中空,古树依然生机勃勃,老树根部周围长出了许多小树枝,形成独特的景观,成为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周围长出了这么多小银杏树恰如子孙满堂。 树叶由青转黄,古树宛如一柄擎天巨伞,巍然屹立在天地之间,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尽管树干中空,但古树依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让人不禁肃然起敬。阳光透过黄绿的树叶洒落下来,地上铺满金叶。游客们在树下拍照、捡拾银杏叶,有的人双手合十,向这棵"树神"祈福。 玉皇庙镇也是一个红色旅游区,古银杏正好成了景区的一部分,为乡村旅游和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历过劫难,却依然挺立,遭受过伤害,却仍然茁壮,如今的古银杏不再孤单,四周簇拥着无数子孙,在秦岭深处续写着属于自己的童话,沧海桑田中唯有希望与生命永存。
00:00 / 04: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
今日北京:潭柘寺秋游记 潭柘寺(Tanzhe Temple),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是北京有记载的年代最久远的寺庙。因寺以龙潭和柘树闻名,俗称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初名嘉福寺。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年),华严和尚以破败的嘉福寺为中心重建寺庙,并改名为“龙泉寺”。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将寺改名为“大万寿寺”,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的皇帝。至明代,在其二百多年间的历史上,潭柘寺进行多次整修和扩建,皇帝几次对寺院赐名,因而寺名屡次更改,曾恢复旧名嘉福寺,目前的总平面规模是明代形成的。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帝拨款整修潭柘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自此潭柘寺成为了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寺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潭柘寺位于宝珠峰南侧坡地上,坐北朝南,寺内占地0.025平方千米,寺外占地1.12平方千米,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平方千米以上。寺内建筑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全寺建筑共分为中路、东路、西路和塔院等几大部分,构成潭柘寺的核心建筑群体。潭柘寺是北京早期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谚语。其建筑规模亦当属京城寺院之最。 2001年,潭柘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旅游#潭柘寺#潭柘寺银杏#的确良言
00:00 / 14: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48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
00:00 / 02: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0: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97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