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6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5: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6
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无痕荒野 #荒野求生 #野外生存 张斌峰说:若不规范,荒野求生终将沦为逃犯训练营 “当钻木取火成为比赛项目,当狩猎行为被包装成挑战,当植物辨识变成‘地毯式采集’的培训,这样的荒野求生早已背离户外精神,若不迅速规范,必将沦为逃犯训练营。”中国无痕荒野发起人张斌峰的这番话,戳破了当下荒野求生热潮背后的致命隐患。作为拥有41年砸冰冬泳经验、三十余年户外运动资历的资深行者,他的警示绝非危言耸听。 户外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曾催生无数健康的探索热情,真正的驴友始终恪守底线:不毁林木、不扰野生动、不留垃圾,即便如此,无人区闯入带来的生态影响仍难以完全规避,这也是秦岭等核心区域逐步封禁的根本原因 。但如今流行的“荒野求生”,早已脱离了户外探索的本质,沦为突破底线的功利游戏。 这些所谓的求生活动,正在系统性摧毁户外伦理。野外动火本是生态保护的红线,LNT(无痕荒野)原则明确要求“合理野外用火,尽量控制火势甚至避免用火” ,可钻木取火比赛却堂而皇之地吸引流量;狩猎行为即便在划定区域进行,其传递的“征服自然”的暴力逻辑,也已对社会认知造成扭曲;而“凡能吃的都不放过”的植物辨识培训,更像对自然的掠夺式索取,被张斌峰痛斥为“鬼子进村”。更令人不齿的是,这类活动的参与者往往缺乏基本素养,不少求生群里充斥着恶言恶语,这样的人格底色,让人不禁质疑其进入真实无人区后的行为边界。 最危险的隐患,在于技能培训与人群构成的错位。当前荒野求生的核心参与者,多是缺乏户外基础的普通人,他们被高额奖金吸引而来,却在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的情况下,系统学习野外生存技能。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类活动正悄然吸引着危险人群——正如张斌峰所警示的,逃犯、有犯罪前科或倾向者,恰恰需要这类技能实现藏匿与逃亡。四川逃犯洛某凭借基础野外生存能力逃亡21年的案例 ,与加拿大“陷阱狂人”阿尔伯特·强森用狩猎、反侦察技能对抗皇家骑警的历史,都印证了野外生存技能被犯罪者滥用的现实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行业的野蛮生长状态。大量户外机构未经注册,领队缺乏专业培训,甚至“交钱就能带上山”,既不审核参与者背景,也不传授生态保护与法律常识。陕西某旅行社一年内组织非法穿越秦岭核心保护区155次,参与人数近4000人,留下遍地垃圾与被踩踏的植被 ,这样的机构根本无法承担技能培训的社会责任,反而成为危险技能的“免费课堂”。
00:00 / 04: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