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
这首四言诗以简洁质朴的语言,借“树挂”之景抒怀,字里行间满含对宝清农户的关切与对丰收的期盼,可从景、情、事三方面解读: 一、以景起笔,锚定核心场景 开篇“宝清风起,雪絮纷扬。老榆枝上,树挂凝霜”,先勾勒出宝清冬日风雪图景——寒风卷着雪片飞舞,老榆树枝头凝满莹白树挂,既点明标题“树挂下的情怀”的由来,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铺垫了清冷又不失希望的基调。“我立其下,目眺远方”则自然转入“我”的视角,引出下文对“远方”旱情的回忆。 二、追忆旱情,藏尽揪心往事 诗的核心部分聚焦“今年夏天”的百年大旱: - “今夏天旱,八十日长。赤日当空,土裂苗黄”,用“八十日”“土裂苗黄”直白写出旱情之久、灾情之重,烈日下土地干裂、禾苗枯黄的画面跃然纸上; - “武翁蹲埂,手握枯墒。撒手成沙,泪落暗藏”,通过武传德大叔蹲在田埂捏土成沙、暗自落泪的细节,将农户面对旱情的无助具象化,格外动人; - “无车运水,万亩遭殃。我守粮库,频看云章”,一边是万亩良田因缺水遭灾,一边是“我”在粮库频繁查看天气预报盼雨,“预报有雨,云却彷徨”的反差,更显旱情下的焦急与无力,“心似沸汤”道尽内心的煎熬。 三、雪落寄盼,抒怀农桑之情 结尾以“今雪初降”转折,雪的到来让干裂的土地稍得润泽,也暂时缓解了农户的愁绪,“聊慰农心,暂解愁肠”是雪带来的即时慰藉;但“我”的期盼不止于此,“雪哉雪哉,愿尔滂滂”直白呼吁雪下得更大些,护佑田野禾秧,最终盼“来春苗秀,秋日盈仓”,即便“我”不亲自耕种,这份“心系农桑”的情怀,让整首诗的情感从对旱情的痛惜,升华为对丰收的深切祈愿。
00:00 / 01: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6:3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创作灵感 #原创诗词 #西江月#吟秋 《西江月·吟秋》赏析 这首词同样以“秋”为题,却跳出传统悲秋的窠臼,在柳永体的婉约框架中,融秋日之景与旷达之情,写尽秋日里的从容心境,堪称“以秋寄怀”的清雅之作。 上阕:描秋景之清,藏闲淡之趣 开篇“露湿疏桐沾袖,烟迷寒菊盈眸”,以“露湿”写秋晨之凉,“烟迷”绘秋景之蒙,“疏桐”“寒菊”皆为秋日典型意象,却无萧瑟之感——“沾袖”“盈眸”二词,将景物与词人的感官体验结合,仿佛人在景中、景随人动,画面清新又带着几分亲近感。 后两句“浅滩芦穗摆清愁,隔岸渔歌轻透”,笔锋转向远景:浅滩芦穗随风摆动,似在舒展淡淡的闲愁;隔岸渔歌声轻轻飘来,打破寂静却不喧闹。“清愁”非悲愁,“轻透”显悠然,一景一声间,秋日的闲适氛围全然溢出。 下阕:抒心境之旷,显从容之态 过片“暂把流年慢数,且将俗念轻丢”是全词的情感核心,由景入情,直接抒发心境:暂且放下对时光流逝的焦虑,慢慢细数岁月;姑且丢掉世俗的烦忧杂念,享受当下。“慢数”“轻丢”二词,语气舒缓,尽显词人的通透与豁达,与上阕的闲淡之景完美呼应。 结句“霜华染鬓亦何忧,小院茶香依旧”进一步强化这份从容:即便白发被秋霜染满鬓角,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小院里的茶香依旧萦绕,温暖如常。“亦何忧”反问见旷达,“茶香依旧”以具象的温暖收束,让整首词的心境从“闲淡”升华为“笃定”,余韵温润。 整首词无一句悲秋之语,却以“露”“菊”“芦穗”“霜华”勾勒秋日清景,以“慢数”“轻丢”“茶香”传递从容心境,读来如秋日午后的一杯暖茶,清润中透着抚慰人心的力量。@DOU+小助手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