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90
00:00 / 09: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
00:00 / 01:2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bug4天前
古人写男女之情,大都比较含蓄,营造欲拒还休的朦胧美。但柳永的词却例外,其词简约直白、温婉动人,且并不低俗;可这样的风格在当时文人士大夫看来不够高雅,他们认为柳词“词语尘下”,斥之为淫俗的“郑卫之音”,觉得柳词是在写闺房之乐。 能与柳永这种写情风格媲美的,恐怕只有前辈南唐后主李煜,和后来清朝的沈复。其中,李煜的词《一斛珠》写道:“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他以浓墨写艳情,却能“俗而能雅”,打破了晚唐五代词对“雅正”的拘泥,字里行间仿佛能看见情人之间欢笑调弄之景,既放纵大胆,也娇憨可爱。 而清朝的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沈复的文字之所以有动人的力量,是因为在清朝那个集体歌颂贞洁烈女、强调三从四德的年代,他坚定地记录下一个男人对妻子的痴缠,这种坦诚突破了“发乎情止乎礼”的规训,还原了婚姻中鲜活的人性温度。 不难发现,柳永、李煜、沈复虽处于不同时代,却有着共同特质:他们都打破了传统写男女之情的含蓄框架,以直白、真实的表达,让笔下的情感拥有了超越时代的感染力。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0: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14
00:00 / 04: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4: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