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65
00:00 / 04: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1: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8
00:00 / 01: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抗战时期,八路军缺枪少弹、后勤匮乏是不争的事实,枪械多是缴获的老旧型号,弹药常常捉襟见肘,物资补给全靠军民肩扛手推。但装备的差距,从未阻挡他们制胜的脚步,因为这支队伍手握最先进的作战理念,甚至早已用沙盘推演预判战场、谋划胜利。 1940年代的山西祁县,一场攻打日军据点的战役即将打响。战前,八路军战士们没有盲目备战,而是凭着侦察得来的精准情报,亲手制作了一座详实的沙盘。沙盘之上,日军据点的布局、碉堡的位置、火力点的分布一目了然,就连墙体墙砖的纹路都细致还原;而针对其他日军炮楼的沙盘模型中,路标、壕沟、铁丝网等障碍清晰标注,甚至碉堡上每一个机枪眼的数量、朝向都准确无误,堪称战场的“微缩复刻版”。 这些凝聚着侦察兵心血与集体智慧的沙盘,成为战术推演的关键依托。指挥员们围着沙盘排兵布阵,模拟敌军反应,优化进攻路线,让每一步战术都精准落地。装备虽劣,但谋略先行,胜仗从来不是偶然,而是智慧与勇气的必然结果。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从不止于精良的装备,更在于绝境中迸发的智慧与坚定的信念。铭记八路军在艰苦卓绝中坚守的智慧与勇气,致敬那些用头脑和热血抗击侵略的英雄们。吾辈当传承这份攻坚克难的精神,在时代征程中续写新的辉煌。
00:00 / 00:1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5
00:00 / 0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
00:00 / 01: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1
00:00 / 05: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3:1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69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2
00:00 / 02: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1
00:00 / 04: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1
《上高会战》 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在赣北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被誉为“抗战以来最有精彩之作战”。要点如下: 一、时间与地点 - 1941年3月15日-4月9日,主要在江西省上高县、高安、奉新、安义一带进行。 - 战场核心为上高县城及其外围的锦江两岸丘陵地带,被称为“赣北门户”。 二、兵力与对手 - 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王耀武指挥)主力第74军等,约10万人; - 日本军队:第34师团为主力,加配独立混成旅团等,约6.5万人。 三、战役经过 1. 诱敌深入:面对日军三路分进合击,中国军队采取“磁铁战术”,逐次抵抗、诱敌深入锦江两岸预设战场。 2. 血战上高:3月22-24日,日军猛攻上高外围,74军等部队顽强阻击,形成包围态势。 3. 全线反击:3月26日起,中国军队从南北两翼合围,收复泗溪、官桥街等地,迫敌突围。 4. 追击收复:4月2日收复高安,4月9日克复奉新、安义外围,日军退回南昌。 四、结果与影响 - 歼敌:毙伤日军约1.5万人,是正面战场少有的“围歼战”胜利。 - 战略意义:粉碎日军南进掠夺计划,稳定赣北抗战局面,极大鼓舞全国军民信心。 - 历史评价:蒋介石称“一年来最大之胜利”,何应钦誉为“开战以来最有精彩之作战”。 五、历史地位 - 被列为“抗日战争十三次大捷”之一,是正面战场影响最大的会战之一。 - 其“诱敌深入、围歼反击”战术成为抗战中期经典战例,多次被军事院校研究。 一句话总结:上高会战以诱敌深入、围歼反击的战术,歼敌1.5万,取得正面战场罕见的大捷,粉碎日军南进企图,被誉为“抗战以来最有精彩之作战”。
00:00 / 02:2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
00:00 / 02: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3
00:00 / 01: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