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生4天前
2025年11月2日,深圳莲花山公园晨曦中,一簇源自南海的“燃冰之火”点燃十五运会火炬,这场以“改革、开放、创新”为路线的盛会,不仅点亮粤港澳大湾区的活力,更揭示了运动作为人类文明密码的多维价值。 全运圣火点燃湾区协同新动能。作为粤港澳首次联合承办的国家级体育盛会,十五运会选址大湾区既是检验“一国两制”实践的窗口,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催化剂。广州珠江两岸的灯光秀将火炬传递影像与城市天际线交织,香港维多利亚港的运动主题展览诉说着从“体育荒漠”到国际赛事之都的蜕变。更深远的是,跨海大桥上的马拉松赛道将改造为“湾区运动廊道”,深圳45公里空中火炬航线孕育“体育+文旅”新业态,香港与内地体育人才的联合培养打通职业认证壁垒——这些实践将大湾区的“物理相邻”转化为“化学融合”,以体育为纽带推动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从全民健身到科学运动的时代跃迁。城乡间,公园里打太极的老人、广场上跳操的中年人、山路上徒步的青年,勾勒出“运动即生活”的中国图景。成都“天府绿道”串联骑行与古镇,杭州“西湖马拉松”带火民宿经济,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运动旅游”让香港市民体验攀岩、内地游客感受赛车,运动正打破场馆边界,成为拉动内需、重塑城乡生活方式的新动能。 以“更团结”之光点亮城市可持续发展。奥运精神“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与城市发展逻辑深度共鸣。深圳火炬传递中“夸父”机器人的科技突破,映射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思维;北京冬奥会“冰丝带”的低碳制冰技术,引领全球绿色建筑潮流。中国运动员赛场内外的拥抱与分享,诠释了“对手亦朋友”的团结真谛——不同收入群体共享社区球场,多元文化背景居民通过体育建立联结,这正是城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关键能力。 以健康体魄托举人的全面发展。从城市“15分钟健身圈”到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动已成为“必需的权利保障”。视障跑者冲过终点、残奥健儿突破极限,印证着“身体局限无法阻挡精神飞翔”。 以体育纽带编织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从“乒乓外交”到朝韩冬奥携手,体育始终是消弭隔阂的文明纽带。全球运动员同场竞技、难民代表团身披国旗入场,传递着“重在参与”的奥运理念——它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深度契合,孕育着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协作智慧。 当深圳“夸父”机器人以科技之躯延续逐日神话,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智能化的进步,更是人类对光明与希望的永恒追寻。
00:00 / 01: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