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科普 空调制冷剂:氟利昂,指氟氯烃总称。 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能大面积的破坏臭氧层,从而形成臭氧层空洞,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 研究表明,长时间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破坏人体和动物的免疫功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严重危害地球生命,幸运的是,在距离地球20—30公里的大气平流层中富集这一种臭氧分子,形成臭氧保护层,当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臭氧层吸收了大部分中短波紫外线,只有危害较少的长波紫外线到达地面,正是由于臭氧层的保护作用,地球上的生物才得以正常生存繁衍。而科学家在1985年首次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含量远低于正常水平,南极地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也就是臭氧层被大量破坏,被破坏的面积达到了2950万平方公里,他的出现使得紫外线可以长驱直入,直接到达地面,导致南极许多动物因长时间受到紫外线辐射而失明,也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农作物受损,甚至杀死水中微生物,造成某些物种灭绝。研究发现,罪魁祸首原来是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即空调制冷剂:氟利昂 研究发现,氟氯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会分解出氯原子,氯原子对臭氧分解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促使大量臭氧分解成氧气,从而破坏了臭氧层,进而形成臭氧层空洞。 1987年,26国签订了蒙特利尔协议书,规定各成员国禁止排放氟利昂,保护臭氧层。因为之前的制冷剂R22会破坏臭氧层,所以早已被国际社会所淘汰,后用R410A所替代,后发现它虽然不破坏臭氧层了 ,但又会增加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也被淘汰,如今制冷剂是新型环保的R32和R290 .即不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也不会增加碳排放。唯一缺点:具有可燃性。但这两种是目前国际社会能用到的最环保的制冷剂,目前无替代品。 总结:氟利昂会破坏大气层的臭氧层,其罪魁祸首并不是里面的氟元素,而是氯元素,所以现在现在人类提倡所用的“无氟”空调并不是指空调制冷剂里不含有“氟”元素,而是不含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氟氯烃)#知识分享 #我在抖音涨知识
00:00 / 08:0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0: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953
00:00 / 01: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
00:00 / 00: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4
00:00 / 01:4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2: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