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光1周前
登泰山记— 2025年11月2日手记 在乙巳,时维季秋。余自东鲁,登泰山以览胜;天朗气清,沐惠风而畅怀。 观夫泰山之雄也:吞西华而压南衡,驾中嵩而轶北恒。五岳独尊,雄峙天东。岩岩其象,赫赫其声。孔子登而小天下,秦皇封而告太平。 若夫登山之始:林深谷幽,虬龙参天,怪石嶙峋,清泉漱玉。山径蜿蜒,枫燃引路;石阶千叠,叶积成梯。耳闻天籁,泓溪潺潺;目接丹渥,烟霞片片。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时有老者畅游歌随落木;稚子拾红,笑迎西风。 及夫半山之上:云步桥飞泉挂壁,泻珠玉之清音;南天门雄关耸峙,扼咽喉之要道。十八盘,天梯倒挂;升仙坊,仙境初临。俯瞰则群峰如黛,仰观则天际无垠。张养浩有云:“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此情此景,信然!虽已筋疲力尽,然壮志未酬,不敢稍歇。 逮夫登临极顶:玉皇庙前,罡风拂面;日观峰上,云海翻腾。旭日东升,金光射斗;羲和渐隐,赤霞满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杜甫之慨叹犹在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宇宙之无穷,天地之悠悠,尽在不言之中。 于是感慨系之:泰山之雄,非独在形;泰山之重,更在于心。承载往圣之智,启迪来者之思。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生之价值,尽在于此抉择。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身残处秽,《史记》落成。盛筵难再,滕王永续。千金散尽,万古流传。纵古观今无所比数,昂霄耸壑,与泰长存。 虽沧海一粟,三尺微命,愿效泰山之雄,立天地而不屈;愿学泰山之稳,处世事而不倾。斯之不远,寤寐以求。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岱宗极顶瞰齐州,帝子已逝禅台休。 古观风来传暮鼓,长天霞散落残秋。 云生足底千年梦,日照峰头万里流。 沧桑阅尽浮云散,唯余山色空悠悠。
00:00 / 05: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
00:00 / 01: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 14 点 16 登山,17 点 19 登顶, 历时 3 小时,难忘的一次体验 泰山这是第一次不是唯一一次 泰山海拔才 1532 米,在五岳里排第三,却被秦始皇、汉武帝等 6 位帝王奉为 “封禅圣地”! 关键不在绝对高度,而在它从华北大平原拔地而起的震撼。相对高度差 1400 米,站在山顶能俯瞰黄河如带、平原万里,古人眼里这就是 “离天最近的地方”。 封禅大典 = 古代最高级的 “就职演讲” 流程比登基还复杂:先等 “祥瑞”(比如宋真宗自导自演 “天书下凡”),再斋戒沐浴,最后在玉皇顶筑坛祭天,把功绩刻在玉牒上埋进土里 “报给上天”。说白了就是告诉天下:“我当皇帝是天选之子,不服不行!” 东方玄学buff 拉满,古人超爱东方!太阳从东边升起,象征新生与皇权;泰山作为 “东岳”,刚好坐落在华夏文明发源地齐鲁大地,黄河、济水环绕,妥妥的 “王炸区位”。这种地理 + 文化双重滤镜,其他山根本比不了。 泰山上 1400 多块石刻,简直是部立体史书!最牛的当属李斯碑—— 秦始皇东巡时让李斯写的 “功德广告”,222 个字如今只剩 9 个半,却成了中国书法界的 “活化石”。 另外,泰山气候也好,现在是深秋,除了南天门下午 4 点后风大有点冷,其他的地方深山里根本感觉不到冷。 穿短袖不冷穿羽绒服也不热 而且物价不高,网点密集 下山时买了 3 个馅饼 才 10 元 泡面 10 元三桶等 明年夏天也爬一次,看日出 也期待有个人陪着#户外登山 #泰山 #登上山顶看美景 #挑战自己突破自己 #爱生活爱运动
00:00 / 01: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0: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3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1
00:00 / 00: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