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85
中国道教——伏羲 伏羲(又称太昊)是中国道教尊崇的三皇之首,被尊为“人文始祖”。他是古代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创世神和有明确记载的创世活动者,对中华文明起源具有深远影响。 历史地位: 伏羲位列“三皇”之首(燧人氏、伏羲、神农氏),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关键人物。据记载,他上知天文、下通地理,被推举为燧人部落首领,代行天道治理天下。 文化贡献: 1.创立八卦:伏羲据“河图”推演出“先天八卦”,奠定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成为中华文化中“阴阳对立统一”观念的源头。 2.龙图腾起源:传说伏羲氏族以蛇(龙)为图腾,融合其他部族图腾形成“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 3.医药与婚俗:作为医药鼻祖,他开创了原始医学;婚姻制度方面,确立了男婚女嫁的婚俗规范。 伏羲,又称伏戏、庖牺、包羲、宓牺、虙戏、牺皇等,即太昊,或称黄熊氏《史记》中称伏牺,风姓,是古代传说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讨论,是华夏民族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首,亦称“人皇”,是华夏文明史纪年符号,也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 相传伏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建都陈国。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人们“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调。伏羲以龙为图腾,将氏族各部落统一起来,进行民族大融合,使龙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成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象征。伏羲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伏羲将他观察到的一切,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了下来,这就是八卦《帝王世纪》称:“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中国医界千余年来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伏羲是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最早的智者之一,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他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中华民族追求文明和进步的进程中,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因此,伏羲得到后世人们的赞颂和崇敬。 #中国道教文化传承 #伏羲 #道教知识
00:00 / 01:0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6: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4: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5: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10: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9
巫谢与谢姓起源的关联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谢氏得姓始祖的历史地位上,这一观点根植于商周之际的巫文化体系。 巫谢的历史定位 巫谢位列《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的“灵山十巫”之一,其活动范围以今重庆巫山为核心。考古证据显示,巫溪县宁厂古镇的盐泉资源为巫咸国(含巫谢部族)提供了经济基础,其盐道北线经汉江直达南阳盆地,这为巫谢族人北迁中原提供了物质条件。与传统“巫谢南迁说”相反,最新研究证实巫谢部族实为从巫山北迁至洛阳、南阳。 与谢姓起源的关联 在商朝太戊时期,巫谢作为卜筮与礼赞的重要巫师,随巫咸国使团进入中原服务王室。甲骨文记载的“谢”地(今河南南阳谢水流域),实为商王赐予巫谢的封邑。这种“以职为氏”的得姓模式,比西周任姓谢国(禹阳后裔)早约600年,更早于姜姓申伯封谢(前827年)。从时间轴看: 禹阳(黄帝时期,约前4513年):任姓谢氏雏形 巫谢(商朝中期,约前1600年):首个以“谢”为氏的族群 申伯(西周晚期,前827年):谢邑政治统治者 姓氏制度的特殊性 商代实行“职官世袭制”,巫祝家族常以职为氏。巫谢的“谢”字在甲骨文中作“言”与“射”的组合,暗示其“言语通神,射仪定吉”的职能。这与西周“以国为氏”的任姓谢氏、申伯封谢的政治性得姓有本质区别。 综上所述,巫谢作为谢氏得姓始祖的地位,得到了文献考古双重印证、盐业经济的推动以及姓氏制度特殊性的支持。
00:00 / 01: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1: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2: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64
00:00 / 09: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