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3: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3
00:00 / 0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希望你在痛苦当中,创造出伟大的作品”这是刘楚昕在整理他女朋友遗物时,信中写给他的话,前段时间看了他在漓江文学奖项的获奖宣言,真的把我看哭了。他去武汉大学读博士时,邂逅了他的初恋女友。他的文学梦追逐了20年,可他父母和亲人并不支持他,也不理解他到底在做什么,但他这个初恋女友就一遍又一遍的拿起那些他被拒的稿件,反复的去阅读,夸他是个天才。2020年的时候,他女朋友在听李宗盛的一首歌,叫做山丘,歌词,“越过山丘,却发现无人等候。”他觉得这歌词,莫名其妙,他女朋友就说,你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获奖了,但是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我都不在了,就是那种无法表达的孤独感。说完这个话的第二年,这个女生就得癌症去世了,他的初恋就这么走了,非常非常令人痛心。就这样,他真的做到了,他在痛苦中创作的《泥潭》,在漓江文学奖上获得了虚构类的奖项。 有一句话说,痛苦,是文学的土壤,人在幸福安逸中,是写不出动人心魄的文字的。我发现真的是这样子,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的母亲因为心脏病去世了,那个时候就真的无法接受,就一直沉浸在那种状态里面。那段时间我的情绪波动很大,为了让自己能走出来,我就开始各种让自己忙起来,去运动,去学习,去考研,去充实自己。后来我开始明白,有些伤痛是没有办法用时间抚平的,只要想起依旧疼痛不已。但我也意识到,痛苦有时候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它会帮助你成长,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人只有在这种艰难的环境当中,才会去反思,才会去逼迫自己往前走,让自己变好。 《泥潭》这本书终于出版啦,我今天就赶紧去下单了,等我看完,再来和大家分享吧,如果你也想一睹为快,就自己买回去看吧!好像现在还在预售,嗯,先买先得嘛。#漓江文学奖 #刘楚昕 #泥潭 #自我提升 #越过山丘
00:00 / 02: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6
玩弄技巧就是愚弄读者 [日记: 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刘楚昕是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获得者,他在领奖时讲了一段他跟女友的故事,声泪俱下,感动了很人,在网上火了一把,漓江文学奖也得以为众多网友所知。他的获奖作品《泥潭》预售即达到几十万册,应该是今年销售最好的小说。我也曾把他和他的故事作为励志案例和作文素材推荐给学生,想告诉他们一个道理:人是要有情怀和精神追求的,只要不放弃,坚持不懈地追求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刚看了刘楚昕在一次读书会上的视频,他说:作为普通作者,稿子很难投中,他选择走获奖的路子,先获取名气再说。他按照文学奖的标准,投评委之所好去写作,果然获奖了,评委还夸他对某大师模仿得好。小伙子确实够坦诚,他也坦诚地把大家愚弄了。大家都满怀期待地买了他的书,拿到手一看,基本上读不懂。这不难理解,这部获奖作品是写给评委看的,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而且是模仿现代主义手法写的,不符合中国文学传统和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自然很难读。然而鉴于是获奖作品,大家只好硬着头皮读而已。 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当时在中国称“先锋派”,后来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相关作家能转型的也都转型,比如余华等。说到底,那些东西不属于中国,不适合中国,中国文学的主流还是现实主义。 作者刘楚昕在读书会上说,读不懂《泥潭》是因为大家平常读“严肃文学”太少,以后要多读严肃文学。意思是,读不懂不是我作品的问题,是你水平太差。说这话就不是坦诚了,甚至有点不地道了。什么是“严肃文学”?这个说法本身就很不严肃。难道读不懂的就是“严肃文学”?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不是严肃文学? 对此我也深感失望,多少有点被愚弄的感觉,同时对这部获奖作品《泥潭》的水平和价值也很怀疑。为了获奖而模仿出来的作品,能好吗?一般来说处女作是厚积薄发之作,它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发自真诚的内心,而重点不是炫技,所以往往更容易打动人。可是这部《泥潭》不是这样的,它可以说是投机取巧之作。 一位不负责任的作者,一次不负责任的评奖。#文学 #知识分享 #文学奖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9
00:00 / 02: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00:00 / 03: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