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14: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61
时光褶皱里的悄然蜕变 不知从何时起,我惊觉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曾经的轨迹,那些刻在记忆里的固有模样,如今想来竟已模糊得如同旧照片。曾经的我,是那般珍视与重要之人的每一段对话,那些穿梭在屏幕两端的文字,或是深夜里的倾心长谈,或是日常中的琐碎寒暄,都被我视作不可多得的宝藏,小心翼翼地收藏在聊天列表的深处,从不肯轻易删除。我总觉得,那些文字里藏着彼时的心情、温度与默契,是时光留下的珍贵印记,哪怕时隔许久,再翻起时依然能清晰想起当时的欢喜与悸动。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珍视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随手删除。聊天记录不再是需要妥善安放的回忆,反而成了占据存储空间的冗余,指尖轻触删除键时,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了往日的不舍。曾经,手机屏幕亮起的瞬间,我会满心期待是那个熟悉的头像跳动,会为了一条未回复的消息辗转反侧,会反复揣摩每一句话的深意,会因为对方的及时回应而雀跃许久。而现在,手机安静地躺在一旁,我不再频繁解锁查看,即便收到消息,也只是平静地点开、回复,没有了那份迫切与焦灼,仿佛所有的沟通都只是例行公事,少了些许温度与期待。 更让我困惑的是,如今的情感似乎变得格外“廉价”。曾经的喜欢,是经过时间沉淀的笃定,是深思熟虑后的珍视,是愿意跨越山海也要靠近的坚定。可现在,好像谁愿意花时间陪我聊天,谁能在我孤独时给予片刻陪伴,我便会轻易心生好感,将那份短暂的慰藉误当作心动。可这份“喜欢”又格外脆弱,稍有不合心意,或是感受到一丝一毫的敷衍与疏离,我便会立刻竖起防备,毫不犹豫地选择逃避。不再像从前那样愿意沟通、愿意磨合,也不再执着于追问原因,只想着快些抽身,避免陷入更深的失望与内耗。 无数个深夜独处的时刻,我都会忍不住叩问自己:这样的转变,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竟成了自己曾经不理解的模样,看似多情,实则薄情,看似容易动心,实则不敢走心。或许,是备考路上的日夜兼程,让我耗尽了太多的精力与耐心。那些堆积如山的书本、密密麻麻的笔记、压得人喘不过气的 deadlines,让我无暇顾及情感里的细枝末节,也渐渐习惯了用麻木去应对外界的纷扰。在生存的压力面前,曾经珍视的情感细节,似乎也变得无足轻重,我没有多余的力气去维系一段需要小心翼翼呵护的关系,更没有勇气去期待一份不确定的回应。 又或许,是周遭无休止的催婚,让我对情感的期待渐渐冷却。从毕业开始,“结婚”便成了家人朋友口
00:00 / 00: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1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11: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0
00:00 / 07:3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4
富婆5天前
突然很怀念以前的自己,回头看看自己走 过的路,吃过的苦,受过的委屈,流过的 眼泪,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熬过了这么多的委 屈和不甘。这一路走来跌跌撞撞,我没有 了以前的骄傲,也失去了原来的模样,从 幼稚到成熟,从单纯到复杂,从直来直去 到小心翼翼,从没心没肺到充满防备,曾 经那个简单快乐的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到了 我这个年纪,讲过去像是在卖惨,讲未来 像是在做白日梦,讲现在又是旁观者迷, 迟迟无语字字心酸。我瞒着所有人装着迈 过很多次坎,装做很幸福的样子,其实只 有我自己知道,有些坎我永远都迈不过 去,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二字,晚风吹 人醒,万事藏于心。我没说不公平,我也 没有抱怨,我说我知道了以前睡不着,是 因为睡太多了,现在睡不着,是因为想太 多了。因为人,因为事,因为烦恼,还有 不尽人意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你三更半夜 睡不着在熬什么,那些回不去的总有它回 不去的道理。很多时候表面上装做无所 谓,其实心里有太多太多的心酸和委屈无 法诉说,一路走来跌跌撞撞,一步一个教 训,没有任何人能成为谁的避风港,有泪 自己擦,有痛自己忍,累了憋着,苦了憋 着,委屈了憋着,病了憋着,想哭的时候 憋着,天大的事自己扛,除了坚强别无选 择,何以言何能言与谁言.. 说点什么...#忘掉年龄善待自己☆☆
00:00 / 00: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8
00:00 / 02: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1:5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0: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
每次回老家刚拐过206国道的岔口,文化广场的青灰色地砖就撞进眼里,我总会不自觉停下想多留片刻。地砖还是记忆里的模样,只是边角被年月磨去了棱角,变得温软,砖缝里零星冒头的野草,风一吹就晃,倒像极了我小时候不小心撒在路边的铅笔屑,藏着细碎的童年痕迹。 广场东侧那根电线杆依旧立着,铁锈爬满杆身,顶端的老喇叭早没了往日的声响。可每次路过,风一拂过广场上空,我总疑心能听见那熟悉的调子——小时候上学要绕广场半圈,那时的路没现在宽阔,却挤满了同校的孩子,是我们每天的必经之路。天刚亮,这喇叭就会准时唱起“马儿你慢些走”,歌声不洪亮,却裹着生产队食堂飘来的大馍香——那是碱面发酵的朴实麦香,混着蒸笼热气,从食堂敞开的木窗里钻出来,勾得人走不动道。我总忍不住回头望,能看见穿蓝布褂的师傅掀开蒸笼盖,白花花的大馍冒着烟,在晨光里泛着暖乎乎的光。 我还记得,那时背着印着红五角星的军用书包,帆布面被磨得发亮,五角星的红漆却依旧鲜艳。我总爱故意在庙门口多停一会儿,书包带一长一短地挂在肩上,手还会不自觉摸一摸书包侧兜——那里常装着妈妈刚煮好的鸡蛋,温温的贴着掌心。耳朵听着喇叭里“我要把这迷人的景色看个够”的歌词,眼睛却盯着不远处的农民:他们早早就扛着锄头在这儿等候,木柄被磨得光滑,有的把收音机贴在耳边听新闻,有的互相说着田里的事,裤脚还沾着清晨的露水。那时候不懂“景色”是什么,只觉得喇叭里的歌声、身边的热闹,再加上口袋里妈妈偷偷塞的一颗水果糖——剥开糖纸,橘子味的甜就漫开来,连空气都变得软乎乎的——就是全世界最甜的东西。 如今再站在广场上,老喇叭始终沉默着,生产队食堂早已不见了终影,当年的上学路也早改了道。可只要风轻轻掠过砖缝、掠过电线杆,那半段旋律就会从记忆里钻出来,带着大馍的麦香、书包上五角星的红光,像当年没背稳的书包,轻轻坠着我的童年。
00:00 / 07:3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