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8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85
00:00 / 04: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31
00:00 / 1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4
刖人守囿车: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黑科技”背后的残酷 四只被轻轻吹气后就能旋转的小鸟,一个失去左脚的守门人,共同封印了春秋时期贵族们的奢华与残忍。 1989年的4月,山西闻喜县上郭村的一处古墓中,考古研究员张崇宁的手电筒的光束扫过棺椁的角落突然定格,一件覆扣着的青铜小车映入了眼帘。他小心翼翼的拾起这件掌心大小的器物,发现上面的车厢门竟然还能开合,车顶的小鸟轻触即能转动。更震撼的是,车门上一个拄拐的断足铜人正“守卫”着这座微型的城堡。张崇宁彻夜难眠,次日便怀揣着这件宝物乘火车返回了太原,途中甚至因神色紧张还被便衣警察盘查。这件险些被误会为是赃物的国宝级文物,正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刖人守囿车”。 这件春秋时期的青铜杰作,其长仅13.7厘米,宽11.3厘米,高9.1厘米,虽然仅相当于成人的手掌大小,却浓缩了2000多年前的巅峰工艺。 车体设计成六轮厢式的结构:两个大轮承载车身,四个小轮被伏虎环抱于腹中。最精妙处在于全车15处可活动的部件——车顶四只小鸟体内暗藏着灌铅的顶针,能使重心下坠,轻轻吹气即能旋转。学者们考证它是我国最早的风向仪的雏形,科技史的意义非凡。盖顶的猴形捉手一提,双扇顶的盖随即开启,如同现代玩具车的可动设计。车厢的两扇门也可以自由开合,门栓由守门刖人的右臂腋下穿过,实现了机械的联动。 当时的工匠们运用了浑铸.分铸和铸接技术,结合了阴线雕.浮雕和圆雕等技法,在方寸间刻画出了20余只动物:四角的狗熊警觉张望,车帮上的双虎抱轮,盖顶的群鸟环绕着灵猴,俨然是一座微缩的动物园。#青铜器 #历史 #考古 #国宝#博物馆
00:00 / 06: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9: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2
00:00 / 17: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65
00:00 / 10: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44
00:00 / 44:1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7
00:00 / 06: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