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2: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3: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
00:00 / 01: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第55集 《别董大》唐·高适 01 原文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02 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高适(生于约704年—卒于约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别董大》是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所作,董庭兰是唐代著名的琴师,擅长弹奏《胡笳十八拍》等乐曲,在当时颇有声望。 03 释义 “千里黄云白日曛”: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这里描绘了送别时的天气和环境,千里黄云、白日曛黄,给人一种阴沉、压抑的感觉。 “北风吹雁雪纷纷”: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句诗进一步渲染了送别时的凄凉氛围,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使得离别更加悲壮。 “莫愁前路无知己”: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这是诗人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劝慰和鼓励,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天下谁人不识君”: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这句诗以豪迈的语调,强调了友人的才华和名声,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敬仰。 04 结束语 整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描绘天气、环境、心情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盼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真诚的情谊、坚强的信念和豪迈的语调,成为了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之一。 #唐诗宋词 #让孩子爱上古诗词 #每天学习一点点
00:00 / 01:4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6
00:00 / 03:0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
00:00 / 01: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76
00:00 / 01: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古诗词8月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约717-769年)#唐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古诗词 岑参,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犹如梨花争相开放。 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战士们冷得拉不开弓,铠甲冻得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简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   此诗是一首边塞诗。诗人将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描写得淋漓尽致,又情真意切地抒写了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尽管诗中描绘的是离愁和乡思,却充满了超凡的想象,豪情满怀,全无伤感懊丧之情。诗中所流露出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00:00 / 03: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2
00:00 / 01:3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31:1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