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2
00:00 / 00: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0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清心@1周前
【诗 酒 趁 年 华】 十首古茶诗中的风花雪月与人间清欢 @凤藏茗潮韵茶香& #打卡金秋中国# 【茶烟里的风雅中国】 当月光洒在茶席,当梅花映照窗棂,当雪花飘落竹炉,当诗友相聚品茗——这便是中国文人最向往的风雅生活。茶与诗、酒、花、月、雪的美学结合,成就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家园。从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到苏轼的"把酒问青天",从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到陆游的"晴窗细乳戏分茶",古人将生活过成了一首首流动的诗。让我们循着茶香,走进那个风花雪月皆可入茶的诗意世界。 一、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二》 原文: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译文: 天若不爱酒,天上不该有酒星。 地若不爱酒,地上不该有酒泉。 天地既然都爱酒,我爱酒不愧对天地。 听说清酒可比圣人,又说浊酒如同贤人。 贤圣都已饮酒,何必再去求神仙。 三杯可通晓大道,一斗便合乎自然。 只求体会酒中真趣,不必向醒者言传。 见解: 诗仙李白虽以酒仙著称,但其"三杯通大道"的境界与茶道相通。此诗将酒提升到哲学高度,与后来茶道"茶通仙灵"的追求一脉相承。在月下独酌的意境中,我们看到了中国文人将日常饮品升华为精神媒介的智慧。 二、白居易《问刘十九》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米酒泛着绿沫,红泥小火炉烧得正旺。 傍晚天色像是要下雪,能否来共饮一杯? 见解: 乐天居士此诗虽以酒为题,却道出了中国待客之道的精髓。在欲雪的黄昏,围着火炉对饮,这种意境后来被茶道完美继承。"能饮一杯无"的温柔邀约,展现了文人雅集中不拘形式的真诚。 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译文: 明月何时出现?我举杯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晚是哪年哪月。 我想乘风归去,又怕琼楼玉宇,高处太过寒冷。 月下起舞清影随行,哪里像是在人间。 见解: 东坡先生月下把酒的哲思,与月下品茶的意境相通。"起舞弄清影"的意象,后来常出现在文人茶会中。在茶烟袅袅中赏月,同样能体会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原文: 世味年
00:00 / 12:0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