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古诗。这首诗是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鸣冤而遭贬谪,在赴夷陵途中所作。此时正值深秋,诗人目睹南飞大雁,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以雁自喻而抒怀,表达被贬的凄凉与对未来的迷茫,抒发悲愤情怀。 诗意:深秋云空里的征雁飞落在水间栖息,它们一路躲避猎人短箭,早已精疲力尽,羽翼衰微。雁儿啊,同是过客的我们,在此相遇,请不要匆匆辞我而去,让我们一起结伴向南飞去吧。 作者在仕途迁徙之际作的这首诗,全篇以征雁自喻,首句用“云间”“水间”的对比凸显迁徙之苦。次句“矰缴方多”直言生存环境的险恶。后两句将江湖羁客与迁徙大雁类比,以“莫辞伴我”的恳切口吻,既是对同路者的慰籍,也是自我精神寄托。全诗语言质朴却蕴含深意,通过候鸟南飞的自然现象,巧妙投射出士大夫阶层的宦游心境。 诗中“征雁”意象具有多重审美维度:首先象征季节性的迁徙对应人生漂泊,其次“矰缴”暗含官场倾轧;“羽翼微”既写实候鸟特征又暗含力量单薄。对比杜甫“雁引愁心去”的物我关联,顾阳修更强调人与雁的同病相怜。第三句“同是客”构建起生命共同体的认知,末句“更南飞”的递进式表达,突破传统鸿雁意象的悲秋范式,呈现出宋诗特有的理性精神。全篇四句三层转折,达到“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 #每天古诗词 #扬我中华文化
00:00 / 01: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2
00:00 / 01:5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0
00:00 / 03:1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
00:00 / 02:4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793
00:00 / 02:1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dou+小助手 #种草 #读书 #苏东坡 #情感共鸣 苏东坡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词,让我每次读完都泪流满面,我记得我老公给我过,每次我跟我老公吵架,刷短视频,都会给他推那种伤感故事,有一天他刷到一个故事,说有个男的,离婚十几二十年了,有人问他后悔吗?他说也没什么可后悔的,这么多年了,也都习惯了。他说他前妻这十几年都会在娃过生日或者过年过节的时候给娃寄点东西,每次他都收下了,但都会给他前妻说,以后不用再寄这些东西了,这里都买的到,他前妻说,这些东西很平常,但是确是我在尽一个做母亲的职责,所以十几年间从未间断过。有一天,男的做了一个梦,梦里,他好像回到了年轻时没有跟前妻离婚的时候,他前妻在厨房做饭,他睡醒了从床上爬起来,靠在厨房看他前妻在厨房忙碌,突然觉得好幸福,好温馨。她前妻这个时候看到他了,冲他甜蜜一笑,温柔的说,你起来了啊。这个时候他突然醒了,醒来后久久不想睁开眼睛,一直回味着梦里的温馨。 所以你们觉得他后悔了吗? 朋友们,请在能珍惜的时候珍惜眼前人,别等到失去才后悔*\(๑• ₃ •๑)。 已经去世一千多年的苏东坡写尽了遗憾,那种真挚悲伤的情感力透纸背。 在读《苏东坡传》时,我们一直在追随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人间世上偶然形成,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就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是他情感的真挚,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00:00 / 06: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4
《夜上受降城闻笛》沙似雪,月如霜,竟如此孤寂与凄凉 #启蒙早教 #诗词 #国学文化 #儿童动画 #语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蕴藉含蓄,将所要抒发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和情态的描写之中。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环境的描写之中现出人物的感受。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一夜征人尽望乡”,不说思乡,不说盼归,而是以人物的情态行为展现其心理,写出了人物不尽的乡愁。 ①原文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烽 一作:回乐峰)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②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深秋白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 ③注释 ⑴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来。 ⑵回乐烽:烽火台名。在西受降城附近。一说当作“回乐峰”,山峰名,在回乐县(今宁夏灵武西南)。 ⑶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⑷征人:戍边的将士。尽:全。 ④作者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00:00 / 00:5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