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6: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0
00:00 / 03: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
00:00 / 02:5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1. 战役过程 • 战前态势:1937年淞沪会战失利后,日军兵锋直指南京。国民政府最初在是否坚守南京问题上有过犹豫,但最终决定进行短期固守。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调集了约15万军队守卫南京。 • 日军进攻:1937年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大陆第8号令”,命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兵分三路,攻占南京。日军先以飞机、大炮对南京外围阵地进行狂轰滥炸,随后地面部队发起攻击。南京守军在雨花台、紫金山等阵地进行顽强抵抗。 • 防线崩溃:随着日军的不断进攻,南京外围阵地逐渐失守。12月12日,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但命令传达混乱,导致守军失去有效组织。许多部队在突围过程中被日军截击,损失惨重。日军于12月13日占领南京。 2. 战役规模 • 参战兵力:中国军队约15万左右,包括中央军、教导总队等精锐部队。日军兵力约20万,装备精良,拥有强大的海空支援。 • 作战范围:主要集中在南京城郊及城内,包括雨花台、紫金山、中华门、光华门等重要据点周围地区。 3. 战役结果 • 南京沦陷:中国军队防线被突破,南京被日军占领。日军随后在南京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强奸、抢劫等暴行,史称“南京大屠杀”。 4. 各方损失 • 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大部分部队被打散或歼灭,只有少数部队成功突围。具体伤亡数字难以精确统计,估计有数万之多。同时,大量武器装备丢失。 • 日军:也有一定伤亡,日军自身公布的伤亡数字为约1.2万(这一数字可能有隐瞒),主要是在进攻南京外围阵地和城内战斗中的伤亡。 5. 主要将领及其表现 • 中国方面 - 唐生智 • 前期表现:唐生智在战前表示要与南京共存亡,并且关闭南京城门,以示背水一战的决心。他在指挥初期,部署军队坚守南京外围阵地,如教导总队在紫金山的抵抗等,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 后期失误:但在12月12日下达突围命令时,指挥混乱。他没有安排好各部队的突围路线和顺序,导致很多部队在突围时相互拥挤,又遭到日军的围堵截击。而且他自己却在混乱中渡江撤离,其行为饱受争议。 • 日本方面 - 松井石根 • 指挥进攻:作为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指挥日军进攻南京。他采取了分路合围、逐步推进的战术,利用日军在装备和火力上的优势,对南京进行了猛烈攻击。#南京保卫战#军事#历史#二战#日本
00:00 / 03:3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00:00 / 08:3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1:1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1:2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3
00:00 / 00:2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23
00:00 / 00: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3:0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5
00:00 / 05:0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