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
#我要上热门话题🔥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流放行迹与大通情缘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是战国时期楚国当之无愧1的伟大诗人与政治家。他少年受教,博闻强识,凭借卓越才学官至三闾大夫,执掌楚国内政外交要务,始终以“美政”为志——对内力倡举贤任能、修明法度,试图革除时弊;对外坚定主张联齐抗秦,以护佑楚国社稷安稳。然而,这份赤诚与理想却触怒了朝中贵族,他屡遭排挤与诽谤,最终被先后三次流放,踏上了颠沛却也深刻影响其创作的人生旅程。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家国沦丧的悲恸彻底压垮了这位心系社稷的诗人。他怀着对楚国最后的眷恋,自沉汨罗江,以生命践行了对故土的忠诚,将“爱国”二字镌刻进中国文化的基因里。 在屈原坎坷的流放生涯中,铜陵大通是一段不可忽视的重要印记,这份连结集中体现在他第三次流放期间(约公元前286-277年) 。当时,大通是屈原往返陵阳(今安徽青阳县)的关键中转站,更是他暂歇停留、与友人往来的重要活动地。在这里,他暂避了朝庭的纷扰,却未停下对家国的忧思——他在大通的山水间游历,与知己对酒当歌,将流放途中的孤苦、对理想的坚守、对故土的牵挂,尽数熔铸于笔端,创作出《离骚》《九章》《九歌》等传世名篇。这些作品以瑰丽浪漫的想象、沉郁顿挫的情感,奠定了他“中国第一位杰出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的地位,也让大通成为其文学创作生涯中极具意义的“灵感之地”。 更深远的是,屈原的流放行迹与爱国精神为大通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他的爱国情怀与投江明志的故事,深刻影响也促成了大通的龙舟竞渡,让龙舟赛不再仅仅是滨江的民俗赛事活动,更成为了长江一带承载着对屈原的纪念、传承爱国精神的文化符号,一直绵延至今。 特别感谢原博物馆馆长张国茂先生的鼎力支持与专业帮助。#原创视频 #正能量
00:00 / 03: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86
00:00 / 02: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
00:00 / 0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8
00:00 / 03: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2:2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1: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40
00:00 / 05:5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5
龟山的故事: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在流放途中,龟山就是他当年披发行吟的地点之一。人们便把登龟山眺望当作是纪念屈原的一种传统活动。 我国传统戏曲中有一出《蝴蝶杯》,前半部又叫《游龟山》,其故事就发生在龟山。相传一年轻人田玉川为救下一老渔翁胡彦,一记拳足,将明总督之子卢世宽打死,惹怒了明总督卢林,田玉川在逃亡之际被胡彦之女胡凤莲救下,之后两人许下婚约,以蝴蝶杯定情信物。龟山围绕“蝴蝶杯与蝴蝶泉”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依山就势建起了蝴蝶传奇轩。 息夫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容颜绝代。出生那天桃花都开了,所以又叫"桃花夫人"。出嫁时,借道蔡国,却被姐夫蔡侯纠缠戏弄。息侯闻知后与楚国设计报仇。楚文王借机俘获蔡侯,又知息夫人美貌,亲征息国欲霸息夫人。危难时刻,息夫人甘以一己之身换息国百姓免遭涂炭,以惊人胆识嫁入楚国,成了楚夫人。楚文王熊赀倍加宠爱,在楚国别都穰邑(今邓州西南隅)建造一座紫金山,并凿修桃花洞。她愈加精进,成为文王的贤内助,休养生息、储备重臣、重视教化、严治后宫等许多建议被文王采纳。文王死后,倾力辅佐太子熊恽,除逆安邦,重外交、选贤才、赦天下、劝农桑,大胆改革,最后还政于君,为楚成王及后世楚王奠定了雄霸中原的基础。
00:00 / 01:1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
00:00 / 01:4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7
00:00 / 01: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
00:00 / 00:4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