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1:58:3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43
00:00 / 10:4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9
00:00 / 30:06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2
00:00 / 02:34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92
《维摩诘经》的不二法门——烦恼不需断、生死不用逃、解脱可潇洒 《悟 “不二法门” 之潇洒》 《维摩诘经》中所讲的 “不二法门”,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看待烦恼、生死与解脱的别样视角,让我们知晓,原来解脱可以这般潇洒。 在尘世中,烦恼如影随形,人们常常想尽办法去斩断它,可越是挣扎,似乎陷得越深。然而 “不二法门” 却告诉我们,烦恼不需断。烦恼与菩提本就是一体两面,恰如黑夜与白昼,相互依存。当我们嗔怒时,若能在那一瞬间洞察嗔怒背后是自己内心的执念,进而反观自心,那嗔怒便不再只是恼人的情绪,而能成为我们修行觉悟的契机。就如同在泥泞中行走,若只一味厌恶泥泞,步步艰难,可若明白泥泞能让我们更稳地扎根、成长,那它便不再是纯粹的阻碍,烦恼亦同理,转换心境,它无需刻意去断,自会成为我们通向智慧的桥梁。 生死之事,向来是人们心头沉甸甸的负担,从古至今,多少人殚精竭虑地想要逃避生死的宿命。可 “不二法门” 直言,生死不用逃。生死犹如四季更迭,是自然的循环,是世间万物运行的规律。花开花落,叶荣叶枯,都是一种存在的状态。生时珍惜当下每一刻的鲜活,去爱、去经历、去感悟;死时,不过是如同倦鸟归林,回归到那无尽的寂静与本然之中。不逃避,坦然面对,生死便也褪去了那令人恐惧的外衣。 而解脱,在这样的 “不二法门” 视域下,不再是苦苦追寻后遥远的彼岸,而是就在这日常的点滴中,就在我们对待烦恼、生死的洒脱态度里。它不是身披袈裟、远离尘世的孤高,而是身处万丈红尘,心却不被世俗所缚的自在。我们能笑对生活的波澜,不被烦恼拖入痛苦的深渊,不被生死的未知搅得惶惶不可终日,如此,便是在践行这潇洒的解脱之道。 悟了 “不二法门”,方知世间诸多事,原可不必执拗,以一颗豁达通透的心去拥抱一切,解脱的潇洒便自然在举手投足之间了。让我们试着放下那些无谓的对抗与逃避,在生活的道场里,活出那份潇洒自在的境界吧。
00:00 / 15: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13
00:00 / 16:5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033
00:00 / 02: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6
00:00 / 10:1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013
00:00 / 00: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05
00:00 / 11:4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00:00 / 01:44:0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51
00:00 / 01: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8
维摩诘经 卷上 弟子品第三 尔时,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树下,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为宴坐也。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时我,世尊!闻说是语,默然而止,不能加报,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大目 犍连:“汝行诣维摩诘问疾。”目连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毗耶离大城,于里巷中,为诸居士说法,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目连!为白衣居士说法,不当如仁者所说。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法无寿命,离生死故;法无有人,前后际断故;法常寂然,灭诸相故;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无名字,言语断故;法无有说,离觉观故;法无形相,如虚空故;法无戏论,毕竟空故;法无我所,离我所故;法无分别,离诸识故;法无有比,无相待故;法不属因,不在缘故;法同法性,入诸法故;法随于如,无所随故;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法无动摇,不依六尘故;法无去来,常不住故;法顺空,随无相,应无作;法离好丑,法无增损,法无生灭,法无所归,法过眼耳鼻舌身心,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法离一切观行。唯,大目连!法相如是,岂可说乎?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挂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维摩诘说是法时,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无此辩,是故不任诣彼问疾。” 佛告大 迦叶:“汝行诣维摩诘问疾。”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于贫里而行乞,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 迦叶!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从贫乞。迦叶,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为不食故,应行乞食,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抟食;为不受故,应受彼食,以空聚想,入于聚落。所见色,与盲等;所闻声,与响等;所嗅香,与风等;所食味,不分别。受诸触,如智证;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迦叶,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脱,以邪相入正法,以
00:00 / 17:4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
00:00 / 00:2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06
00:00 / 06:2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34
00:00 / 49:59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