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1:58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624
00:00 / 04:2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NaN
00:00 / 00:4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5
00:00 / 04:0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60
00:00 / 00:45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427
曾国藩说: 近来事有不如意者,方寸郁塞殊甚,亦足见器量之不闳,养气之不深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 近来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内心便感到非常郁闷堵塞,这也足以看出,我的胸襟器量不够宽广,平日涵养心气的功夫也不够深厚。 阅读理解: 曾国藩讲求“反求诸己”:一是遇事先责己,不推诿情绪;二是责己后行动,以实际补救;三是持续反思,将外境转化为内心成长的阶梯。 我们控制不了外界的顺逆,但能控制自己面对顺逆的心态。曾国藩年轻的时候性格急躁。带兵打了败仗,他一开始也怨士兵没战斗力;和左宗棠吵了架,也觉得是对方太固执。可后来他发现,越怨别人,心里越堵,事儿也越办越糟。直到他开始“反求诸己”:战败了,就想“我要思考是哪里轻敌了,没考虑周全”;吵架了,就想“是我没耐心听,容不下不同意见”。慢慢的,他发现自己不那么容易郁闷了,遇到事也能沉下心来想办法。 比如工作上,方案被领导打回来,你要是先想“领导不懂行”,可能会越想越委屈,甚至懒得改;但你要是像曾国藩那样,先问自己“是不是我没考虑到实际落地问题?是不是我的表达不够清楚?”心态一换,从“怨人”变成“找问题”,不仅不堵了,还能把不顺变成进步的机会。这就是“器量”和“养气”的功夫:不是说要忍气吞声,而是把“情绪内耗”变成“自我打磨”。 曾国藩也不是天生心态好,他的修心办法是: 第一个是“静坐养气”。他每天再忙,都会抽出一段时间静坐。人心里堵的时候,越想越乱,不如停下来“歇一歇”,等心气稳了,再回头看事儿,就没那么难了。 第二个是“日记反省”。曾国藩每天都会写日记,不是记流水账,而是写“今天哪儿没做好”。比如“今天因为同事迟到发火了,是我没容人之量”“今天因为小事烦躁,是我养气不够”、“今天遇到不顺,我有没有先怪别人?有没有能改进的地方?”慢慢的,这种“反求诸己”的习惯,就会变成你的“心态铠甲”。 生活里的“不如意”,其实就像一面镜子。你对着它怨天尤人,它就会照出你的焦虑和浮躁;你对着它反求诸己,它就会照出你的成长和进步。曾国藩一辈子也没少遇到不顺,但他没被这些不顺打垮,反而把每一次“心里堵”,都变成了打磨自己的机会,磨大了胸怀,磨深了器量,也磨出了更从容、更强大的自己。#曾国藩
00:00 / 03:30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25
你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你曾经种下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不知你可曾静下来观察过自己的生活?有时我们会感到困惑:为什么我总遇到不顺心的事?为什么真心付出却换来伤害?为什么努力许久,成功却似乎遥遥无期?我们常常将这一切归咎于运气不好、环境不公,或是他人的过错。 于是,我们抱怨、愤怒,甚至陷入绝望。我们像一个被命运之浪随意拍打的浮萍,感到无力又迷茫。这种对生活失控的恐惧,成了我们内心焦虑和痛苦的根源。我们盯着苦涩的“果”,却很少回头去审视,自己当初种下的是怎样的“因”。 佛陀在经典中早已为我们揭示了这宇宙的法则:“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句话并非在强调玄妙的宿命,而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我们当下的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言语、每一个行为,都是一颗埋入未来土壤的种子。 《金刚经》中亦云:“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这并非让我们逆来顺受,而是告诉我们,即便是过去种下的恶因,也能通过当下承受的“小苦”(如被轻贱)而消除,避免未来更大的苦果。这正体现了因果法则的公正与慈悲——它永远给予我们转变的可能。 这就像耕种。你不能在春天懒散懈怠,却指望在秋天硕果累累。你种下西瓜的种子,绝不会收获芝麻。我们的生命花园也是如此,你播撒下愤怒、贪婪、恶语的种子,又如何能期望收获平和、富足与善意的果实呢?明了因果,不是为了追悔过去,而是为了智慧地创造未来。这里有两个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一,成为自己念头的园丁。每天抽出片刻,静观自己的心念。当嫉妒、怨恨、焦躁的“杂草”种子生起时,不要急于压抑,而是清晰地看见它,然后在心里为它换一颗种子。比如,将“我嫉妒他的成功”转为“我随喜他的成就,并相信通过正途我也能获得成功”。从源头上,守护你心田的纯净。 第二,践行“日行一善”。这个“善”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它可以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微小的帮助,甚至只是在网络上分享一篇有益的文章。关键是以纯净的利他之心去做,不图即刻回报。这些善行就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必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生根发芽,给你带来温暖与力量。#修心修行 #禅悟人生 #智慧提升 #上师智慧 #佛学智慧
00:00 / 03:33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4
00:00 / 07:27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7
00:00 / 02:21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81
00:00 / 02:52
连播
清屏
智能
倍速
点赞105